新浪图片

雏鹰振翅会有时:枭龙BlockIII撼动南亚空中战力天平

1/13 虽然临近年底,但是中国军迷的惊喜依然没有结束的意思,胖五一雪前耻,大连同日下水两艘盾舰,在江南最新一艘加长型052D的助攻下,全年下水盾舰达到10艘。双座型首飞并成功出口不久的枭龙也赶上了年底盘点的末班车,在年底传出BLOCK3首飞的消息。这架刚刚凭借傲人的气动和飞控在DCS炙手可热的中国战机,是否会再次给我们带来惊喜呢?

2/13 这架刚刚露面的枭龙BLOCK3原型机一身黄色防锈涂装,气动外形和发动机喷管等处与前两批的枭龙基本没有区别,唯一能证实它身份的是塔台条幅下方“JF-17blockIII”的字样,以及风挡后方那块显眼的新型大尺寸衍射平显,除此之外,在进气道前下方还增加了圆形的光学窗口,表明枭龙Block3可能还拥有了类似EODAS的分布式光学系统,在搭配头盔显示器后使飞行员具备看穿座舱地板的能力,这也是这架抢先在F-35之前将DSI进气道投入现役的战机,更有了穷人F-35的味道。

3/13 作为枭龙Block3外观上最明显的变化,新型衍射平显的出现,使枭龙的卖相进一步提升。枭龙本身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升卖相的过程。从最初与米格21大差不差,仅仅在格鲁曼公司指导下将机头进气改成肋下两侧进气的超七(当年格鲁曼将进气道移到肋下的建议可谓神来之笔,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大迎角性能改善让成飞醍醐灌顶),到2002年出现的应用大边条翼身融合布局的FC-1(此时还没取枭龙这个名字),再到后来出现的改用哥特式大边条,将带隔板固定进气道改为DSI进气道的枭龙04架,枭龙的不断改进不仅提升了卖相,对作战性能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块大尺寸衍射平显的好处,当然也不仅仅是卖相而已。

4/13 作为现代战斗机重要的显控设备,平显在提高飞行员态势感知能力方面起到的作用不可低估。相比于仅能显示简单符号的折射式平显,衍射式平显的玩法更为多样,不但可以利用可视角度大的特点更好地支持格斗弹的使用,还可以在夜间作战时叠加IRST提供的实时红外图像,让飞行员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能更自如地驾驶飞机。枭龙Block3采用的这款衍射平显露面后,网上对它有各种猜测,甚至有人认为它比歼-20采用的平显更为先进,但从外观细节来看,这款平显其实就是航空工业旗下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研制的“极光”EHUD-2型衍射平显,主要用于外贸飞机,采用液晶数字像源和衍射光学系统,总视场28°*20°,系统重量小于25公斤,比歼-10B/C,歼-11B,歼-16采用的上一代衍射平显更加轻便,框架对视野的遮挡更小,用户体验十分舒适。

5/13 虽然F-35已经取消了平显,依靠头盔显示器包打天下,但平显作为头盔显示器的备份仍然有重要价值。并且衍射平显的制造技术至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能造战斗机的国家很少,能造衍射平显的国家就更少了。只有中、美、法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制造衍射平显,就连俄罗斯也曾长期依赖从法国进口的CTH3022衍射平显,用以装备苏-30SM战斗机和出口的苏-30MKM和苏-30MKA战机,直到最近几年才研发出了Shks-5衍射平显,用于装备前不久刚刚迎来首摔的苏-57战斗机。

6/13 在国产航电发展的早期阶段,可能没人会想到会有如今的成就。1980年,在研制歼-7M战斗机的时候,因为国产风挡玻璃的光学性能不达标,影响从英国马可尼公司购买的956型平显的校准,不得不向英国三重公司进口配套的平板玻璃。与平显配合的HOTAS系统更是无从谈起。经过多次迭代,到了研制歼-10战斗机的时候,中国已经能够为战机配备一平三下布局的玻璃座舱,其中一块还是当年流行的彩色显示器。在枭龙座舱公布时,三块大尺寸液晶显示器加平显的设计让人为之震撼,在座舱布局方面已经追上“台风”等西方三代半战机的水平。

7/13 作为战斗机的人机界面,座舱显示系统提供的信息对OODA循环的影响毋庸置疑,双方战机信息显示效率的差异会直接影响飞行员的决策效率,在空战中往往就是生与死的差别。但显示系统仅仅是战斗机航电系统的终端,其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机上的各种传感器。作为现代战机最重要的传感器,枭龙BlockIII的机载雷达根据以往披露的信息,也将升级为有源相控阵雷达。目前国内有多种可用于枭龙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目前中国电科14所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在保持原来优秀探测性能的基础上,分别发展出了拥有可转动底座和采用三面阵配置的改型,对战斗机目标探测距离170公里,官方宣称与F-35战机采用的AN/APG-81雷达性能相当,考虑到枭龙的机头尺寸与F-35相差不大,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为它配备一款T/R单元相当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并不是什么难事。另一个选择是航空工业旗下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风冷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同样达到170公里,可同时跟踪15个目标,制导攻击4个目标,由于采用风冷体制,无需配置额外的液冷系统,能够实现原位替换原装的机械扫描雷达。另一个选择就是北京耐威科技公司推出的一款与以色列EL/M-2052十分相似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不巧的是,这款雷达同样是印度LCA计划配备的机载雷达。枭龙究竟采用哪种雷达,可能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选项,而是由客户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定制,不管采用哪种雷达,对枭龙超视距空战能力带来的变化都是革命性的。

8/13 在年初的印巴空战中,枭龙一度被认为取得了击落米格-21甚至苏-30的战果,但后来巴空军的纪念碑上明确证实了取得战果的是F-16。这一结果让许多人感到意料之外但又是情理之中,从巴空军的枭龙中队均从强-5中队转型也可以看出,巴空军或许并未将枭龙作为空战主力来看待。考虑到枭龙目前装备的KLJ-7脉冲多普勒雷达130公里的探测距离和射程70公里的SD-10A导弹的纸面性能并不够突出,希望外销枭龙的巴基斯坦在对阵印度空军时派出性能略强的F-16C/D也无可厚非,毕竟就算F-16不幸战损那也是砸了美国人的招牌。而在枭龙BlockIII出现后,巴空军或许将首度具备主动挑战印度先进战机的能力。

9/13 目前印度空军装备的主力战机为242架苏-30MKI战斗机,装备了N011M“豹”式无源相控阵雷达,有效探测距离仅为140公里,与巨大的体积和重量不成比例。配套R-77导弹由于受到高阻力格栅尾翼拖累,有效射程仅与“米卡”这样的迷你中距弹相当。面对目前枭龙配备的SD-10A外贸中距弹尚且极为吃力,更何况印度空军的弹药储备严重不足,根据以往的采购记录,印度此前一共只采购过2000枚R-27和R-77中距空空导弹,加上印巴空战后紧急采购的1000枚导弹,每架印军俄制战机也仅能分到不到10枚导弹。比起雷达导弹性能上的不足,有机无弹是印度空军面临的更现实的问题。

10/13 在印度空军接收“阵风”后,情况似乎稍有改观,撇开噱头十足的M88-3发动机不谈,达索为印度版“阵风”配备的航电也是诚意满满,其中最具亮点的就是RBE2AA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号称可达200公里。不过达索并未明说200公里距离上能够探测到的究竟是什么目标——作为目前机头直径最小的四代机,“阵风”的机头雷达罩直径仅仅只有500毫米左右,不仅远远落后于并称两风的“台风”,也不及枭龙的600多毫米直径,甚至不如印度自家的米格-21UPG。受到机头尺寸的拖累,RBE2AA只有803个T/R组件,不但落后于KLJ-7A,甚至不如以性能稀烂著称的日本J/APG-1的850个,并且RBE2AA采用的是已经逐渐落伍的砷化镓组件,在发射功率上受到的限制较大,既然在对雷达探测距离至关重要的雷达直径、T/R组件数和发射功率上都受到较大限制,印度“阵风”在面对枭龙Block3时的胜算也就可想而知。即使“阵风”搭配“流星”冲压动力空空导弹,但枭龙也早已挂载PL-15远程空空导弹进行试飞,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的PL-15,最大攻击距离已经接近“阵风”雷达的极限探测距离。不坐在“阵风”的座舱中上战场的话,我们很难想象印度飞行员在中距空战中面对PL-15时的心情。

11/13 作为一款优秀的四代半战机,“阵风”的亮点还在于在设计时赶上了隐身技术的潮流,和“超级大黄蜂”一样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降低RCS的需要,在机翼边缘采用了锯齿构造,还装备了传说中可以实现“电子隐形”功能的泰利斯SPECTRA电子战系统。但是作为一款先于F-35使用DSI进气道的战机,枭龙在RCS控制上与“阵风”并没有明显差距。前后缘平行的机翼和尾翼与第五代战机的波束控制理念不谋而合,由于成飞就是歼-20战机的设计单位,枭龙与歼-20更是同一位总师的作品,枭龙虽然不追求隐身,但采用部分降低RCS的措施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况在枭龙设计之初,设计单位就已经承认它应用了一定的隐身措施。

12/13 也许在对阵枭龙的时候,“阵风”唯一的优势就是双发带来的高推重比所产生的机动性优势。目前来看枭龙Block3最大的短板就是发动机,从尾喷口细节来看,枭龙Block3采用的仍然是RD-93/WS-13E发动机,即使经过增推后达到9500公斤推力,在正常作战负载下推重比也达不到1,也许枭龙提高机动性的希望在于WS-19发动机,这款曾在珠海航展露面的发动机性能水平已经达到与F414EPE以及EJ230相当的水平,推力120kN级别的WS-19在装备枭龙后,有望使枭龙的推重比达到与F-16后期型相当的水平,外挂能力,加速和爬升性能都会脱胎换骨。也许这样的一架枭龙,才是打开中国先进战机销路,堪与欧美俄先进战机在国际市场争雄的真香神器!

13/13 《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阅读往期《出鞘》请查看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历史消息,搜索《出鞘》文章请回复关键词查询,如查看本期《出鞘》,回复枭龙block3 ,查看上期《出鞘》,回复中美海军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