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帝国梦断日本海:日本何以在日俄海战中“以弱胜强”

1/21 在之前的《出鞘》中有读者留言“作者您好,看出鞘已多年,感谢一直中立、客观、事实的分析与报道,上次您说的分析俄日海上战争的分析,能否抽空也做了哈,让我们多学习一些历史知识”。那么我们就不多说废话了,本期《出鞘》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何在日俄海战中日本能够“以弱胜强”。

2/21 日俄战争中的海上战斗共分成几次海上战役,如:蔚山海战、宗谷海战、黄海海战、对马海战等。这其中俄方参战实力最强大的、也被广泛认为是日俄两国海军“最终决战”的一场海战就是对马海战。后世研究者想要了解日俄海战的全貌,对马海战也必然是绕不开的话题。在这场海战中,日本人以4艘战列舰领衔的兵力完胜了俄罗斯8艘战列舰领衔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仅从这一兵力对比来看,日本完全算得上“以弱胜强”。但之前我们也说过,实际上日方的兵力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这一结论是以当时的海军技术发展与双方的技术水平为根据得出的,为了解释这一结论,我们必须从这两点入手。

3/21 在日俄战争爆发前后的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铁甲战舰的装甲技术有了大踏步的飞跃。在铁甲战舰发展的早期,铁甲舰装甲主要由熟铁-木复合装甲组成。这种复合装甲能够对19世纪中叶的铁球弹形成较好的防御。为了打破这种防御,后装线膛炮开始逐渐取代了前装滑膛炮成为海军的主力火炮。而为了防御这种更具效率的火炮,人们不得不逐步加厚铁-木复合装甲中铁甲的比重,这最终导致了纯钢战舰的形成以及熟铁装甲取代铁-木复合装甲。

4/21 在一场无休止轮回的“甲弹对抗竞赛”中,任何一种技术进步都会引发新的技术革新。为了应对越来越厚重的熟铁装甲,1867年英国的威廉·帕利瑟爵士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炮弹铸造方式——在铸造炮弹时对炮弹头部进行局部淬火,使之硬化。这会增强炮弹的穿透能力,同时能够防止炮弹整体过硬、过脆而在穿甲过程中自行碎裂解体。这种炮弹被称为帕利瑟炮弹,其基本结构也作为穿甲弹的基体沿用至今。

5/21 帕利瑟炮弹的出现同时又促进了装甲的技术革新。遵循着“既然炮弹硬化了,那装甲也硬化不就行了”的简单逻辑,人们开始尝试对铁甲进行表面硬化。1876年,意大利人首先尝试了将较硬、较脆的钢甲焊接在较软、韧性较好的钢甲上上的尝试。不过由于巨大的技术难度,这一尝试最终失败。但这也启发了后来的冶金专家们,1877年美国人威尔逊尝试了将硬钢板与软铁板间隔布置,并在中间浇筑钢水使两层钢板粘连的方式,制造出了后来被称为“康邦装甲”(compound armour,直译复合装甲,区别于今天的“复合装甲”composite armor)的钢-铁复合装甲,在部分文献中,这种装甲也被称为“钢面铁甲”。

6/21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最大、最先进的铁甲战列舰定远级即采用了14英寸厚的康邦装甲。在甲午战争中,定远级优异的装甲防护也证明了这种装甲的有效性。但问题在于,这种装甲的制作过程过于繁琐、手段也十分简陋,比人们理想中的表面硬化装甲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实际应用中,这种装甲还是显得过于笨重,铁甲战列舰的大量重量被浪费在了装甲防护中,这导致了舰艇航速的“天花板”。

7/21 1894年,就在中日甲午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开发出了新的表面硬化装甲产品——哈维装甲。不同于钢面铁甲的强行拼合,哈维采用了在1200°C的钢板表面覆盖木炭,使碳元素“渗入”钢板表层的表面渗碳法,在一块钢板上做出了不同的硬度。据测试,13英寸(330毫米)的哈维装甲的抗弹性能约等于15.5英寸(390毫米)镍钢装甲。由于哈维装甲的巨大市场前景,世界各大钢铁厂纷纷引进了这项专利进行生产,如英国维克斯、阿姆斯特朗、法国施耐德和德国克虏伯等。

8/21 不久之后,德国克虏伯在哈维装甲的基础上改进配方与生产工艺,设计出了后来举世闻名的“克虏伯装甲”,将表面硬化装甲的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据测试,10.2英寸(约259毫米)克虏伯装甲即可达到12英寸(约305毫米)哈维装甲的防护水平。至此,克虏伯彻底改变了舰艇设计与日俄战争时期的海军“甲弹对抗”。虽然1904年俄国人又发明了被帽穿甲弹来对抗克虏伯装甲,但这种被帽炮弹尚属早期的软被帽弹,对穿甲能力的提升还较为有限,也因为刚刚问世不久,而只装备于战列舰的12英寸主炮。

9/21 在整个日俄战争的海战中,“甲胜于弹”导致的结果,是战列舰装备的12英寸主炮的“无力化”——俄国战列舰装备的12英寸被帽穿甲弹仅能在约6000米的距离上,以极佳的入射角贯穿日本装甲巡洋舰的7英寸装甲带。而日本人更是因为填充了下濑火药的穿甲弹过于不稳定,战斗全程而舍之不用,而是使用穿透力较差的、填充老式黑火药的通常弹迎敌。仅就日俄战争来说,战列舰主炮的无力化直接改变了16世纪以来,“要用一艘战列舰来击沉另一艘战列舰”的思维定式。

10/21 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大口径火炮无力化”的说法是相对于大口径火炮本身而言的,仅就“洗甲板”这一任务来说,大口径火炮相对于中小口径火炮仍然有决定性的优势——日军的12英寸通常弹装药重量为39公斤、而6英寸速射炮装药量仅为3公斤。在实战中,12英寸火炮的射速通常在一分半一发上下浮动,而6英寸速射炮也仅能达到每分钟4发。此外,6英寸速射炮对船体艏艉的渐减装甲带几乎毫无作用,而12英寸主炮即使在较远的距离上仍能以通常弹对这些区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11/21 但交战双方大口径火炮的缺乏(这也是准无畏舰出现前各国海军的普遍状况)以及俄国战列舰的严重超载使(8英寸级以下的)速射火炮主宰了日俄战争时期的海战战场,并导致了这场战斗中战列舰这一主力舰种,与装甲巡洋舰这一次级主力舰在实质上的趋同化——装甲巡洋舰的6~7英寸装甲与8英寸火炮已经基本够用。再加上两者搭载的中小口径速射火炮数量相差不算太大,导致两个舰种战斗力没什么区别,而装甲巡洋舰由于更轻,航速还能更快一些。以这种标准来看,日军共有4艘战列舰、8艘装甲巡洋舰组成的12艘主力战舰;而俄国只有11艘。

12/21 当然,速射火炮的野蛮发展还离不开几个重要的推手,比如无烟火药的大规模普及。在无烟火药诞生之前,火炮通常使用黑火药作为发射药。黑火药想必大家不会陌生,过年大家放的鞭炮中的火药就是黑火药。黑火药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阻挡炮位的视线。这给炮位的瞄准、校射均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也使得炮弹已经装填完毕,但由于视线被遮挡而无法开火成为了“常态”。显而易见,“无烟”火药在这方面的问题就要好得多——虽然不可能真的没有烟,但也足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炮位在开炮时遇到的这类问题了。

13/21 此外,英国人在1898年(一些资料误传为1899年,1899年实际为定名时间)发明了名为“持续瞄准(Continuous Aim)”的火炮瞄准技术。用简单的语言来说,此前的海军火炮瞄具是随火炮本身运动的,想要在舰艇横纵摇动的时候射击目标,只能预先确定火炮的俯仰角,然后等舰体摇动到适当角度的时候开火。而“持续瞄准”技术在硬件上强调“炮镜分离”,即炮手通过不随动于火炮的瞄准镜持续瞄准敌舰,随后火炮俯仰手了解炮与镜的相对差异后,努力使火炮与瞄准镜“对齐”。

14/21 这种“人肉垂稳”技术的发明几乎解决了火炮射击时的俯仰问题——火炮装填好之后只要炮手觉得“OK”即可发射,而不需要等舰艇摇动到预定的角度;同时也解决了火炮人力几发与舰艇横摇周期之间的误差。1899年5月26日,开发了这一射击方法的的英国皇家海军巡洋舰斯库拉在当年的年度炮术训练中以70发56中的优异成绩夺魁——这一成绩6倍于此前的巡洋舰火炮。

15/21 从后来的文献来看,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舰队已经普及了硝酸酯无烟发射药,而俄国人仍然在使用黑火药作为火炮发射药。而至1905年对马海战爆发,全世界只有英国皇家海军与旧日本帝国海军采用了全新的“持续瞄准”的瞄准方法。这导致双方虽然都装备了大量的速射炮,但俄国人的实际开火效率与命中率却要比日本人低得多。

16/21 后世研究者通常认为在日俄战争期间,“连续瞄准”仅适用于6口径英寸以下的速射炮,不过这是一种误区。实际上首创这一射击方法的英国人斯科特在其装甲巡洋舰可怖(HMS Terrible)的舰长任上指挥舰员在9.2英寸主炮上实现了这一战术,而早在日俄战争爆发之前的1903年,斯科特就已经升迁了。这里我们暂不清楚日本巡洋舰指挥官有没有过在8英寸主炮上应用这一战术的尝试。

17/21 此外,在这场战斗中,俄国人在理念上的先进之处也被客观条件所制约反而成为了其软肋。比如,俄国人接受了当时海军建立“集中火控体系”的先进思想(后来的无畏舰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建造的),其火炮站位仅机械的接受来自观测舱室的指导。这使得舰桥上的观测舱室被日军密集火力摧毁、观测人员被大量杀伤后,炮位直接陷入混乱,几乎没有什么能力继续作战。

18/21 另一方面,日军虽然也开始尝试“火力集中控制”的火控体系,但其硬件设备与火控思想仍极其简陋——日舰并没有采用任何机械式的、电力的击发信号、测距数据传输设备,目标距离信息的传播“完全靠吼”,而在激烈的海战中,炮位上的炮组成员压根听不清来自“中央火控”的指挥;虽然舰桥处还有用来提示射击距离的黑板,但在激烈的战斗中炮组成员也没工夫去看。结果战斗变得激烈之后,炮组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各自为战。

19/21 此外,当时的日本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一艘船的中央火控测距仪测量的距离并不完全等同于炮位与目标的距离。一来炮位与舰桥测距仪之间存在位置偏差,二来每门火炮的炮膛磨损状况不一,不能“一刀切”的完全按照中央测距仪的测量值装定火炮仰角。但好在,激烈的战斗让各火炮战位与舰桥中央火控失去了联系,“各自为战”的各炮组在激战阶段的发挥反而优于受制于中央火控的时候。

20/21 可以说,在对马海战中俄国人输的并不冤。除了前两点因素以外,即使是看起来比较滑稽的第三点,也完全可以归咎于俄国水兵极低的训练程度。但另一方面来说,日本人在对马海战中的表现同样较差。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日本赢了就一味地“吹日贬俄”,不过深究日本海军在日俄海战中大小的问题的话题,我们还是留到本系列的下一篇再详谈好了。那么本期《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21/21 《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阅读往期《出鞘》请查看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历史消息,搜索《出鞘》文章请回复关键词查询,如查看本期《出鞘》,回复日俄海战,查看上期《出鞘》,回复波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