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一枕黄粱梦浮生:英国在东南亚建基地对中国有何影响

1/18 据环球时报1月10日报道,英国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近日声称,英国计划在东南亚地区建设新的军事基地。此举得到了蔡英文的积极响应,她不仅在这几天疯狂攻击“一国两制”和“九二共识”,甚至还公然宣称欢迎英国在南海设立军事基地。近年来英国插手我南海问题迹象明显,其海军不仅在去年6月派出“萨瑟兰”号护卫舰巡航中国南海,在8月甚至还派出"海神之子"号船坞登陆舰擅自闯入我西沙群岛领海,当然中国也曾一度派出16艘军舰对其进行跟踪反制。那么英国为何要不远万里跑到南海来兴风作浪,这又会对中国海军造成什么影响。本期《出鞘》就来谈英国海军重返东南亚。

2/18 与传统陆权大国俄国和陆海两栖型大国法德不同的是,因为在商品和能源等方面的对外依存度远超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英国自近代以来就将维护海权作为国家对外战略的核心目标,这也是英国海军相比其他军种更容易获得财政资源挹注的主要原因。从其殖民战争的历程来看,英国在近代战争中布设海外军事基地明显呈现向两个战略方向延伸的态势:一是经地中海—亚丁湾—新加坡向印太方向扩展;二则是沿大西洋东岸向非洲大陆南方延伸。虽然第三世界民族国家在二战后的独立早已终结英国的殖民统治体系,但海外军事基地至今仍扮演着英国参与全球争夺的“桥头堡”角色,其变动也反映了英国的全球战略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的。

3/18 英国的全球战略是其地缘主导型战略思想的产物,而在海外部署军事基地的出发点则是其“海权与陆权”的对立逻辑。比如英国在科威特部署军事基地,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遏制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而在新加坡和文莱设立军事基地,则是为了遏制以穆斯林为主体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中国香港的军事基地毫无疑问是为了遏制中国;在斯里兰卡的军事基地,则是为了将影响力辐射至南亚次大陆上的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和缅甸等;在塞浦路斯和亚丁的军事基地,则是为了避免战时苏伊士运河完全被埃及所控制。英国海外军事基地的遏制对象,无一不是可能对其海权造成挑战的传统陆权国家。

4/18 二战前后,英国曾在东南亚和东亚地区部署至少14个作战营,其中就有13个部署在南海周边的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二战使得英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力量受到重挫,其军事基地部署也相应受到重大冲击。1941年底,日军击溃英国海军以“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为首的海空力量,使得英国丧失了在东南亚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并最终丢失了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的新加坡。直到战后,英国才在美国无法兼顾东南亚的情况下勉强恢复了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的军事基地部署。

5/18 其后英国从东南亚撤军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实力相比战前急剧下滑,英国的国防战略从全球争霸转变成了维持与前殖民地的海上交通以及确保中东作为对抗苏联的防御基地。不过由于在1956年参与入侵苏伊士运河失败,英国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不仅直接受到影响,其在许多阿拉伯国家的驻军也受到波及。比如在1967年11月,英国就被迫宣布从吉布提对面的也门亚丁撤军。众所周知,直布罗陀是英国分割法国地中海和大西洋两支海军力量的关键,如今苏伊士运河失手于他人,这无异于也斩断了英国通往印太的海上交通线,既然首尾不能兼顾,那么放弃在东南亚的部分海外军事基地就成了英国执政者所不得不为的决定。

6/18 英国从东南亚撤军的另一个方面原因则在于英国顺应战后武器发展形势,从军事思想上调整了其作战力量的分布。对于当时的英国执政者而言,在美苏大打核战争的冷战背景下,在东南亚维持大量海外军事基地也势必会让英国被迫在常规军力上投入过多,从而影响核力量的正常发展。1957年,时任国防大臣邓肯·桑迪斯起草的国防白皮书强调核武器优先,常规部队向小规模与机动化发展,这为上世纪60年代末期英军从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战略性撤军,埋下了伏笔。

7/18 从英国撤离东南亚的全过程看,撤退本身并不是对其在东南亚进行殖民统治历史的反省,而是出于自身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霸权地位的衰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民族独立浪潮而采取的无奈之举。从总体上看,虽然英国从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文莱的军事撤退是较为和平且平稳的,但在和平撤离的背后,英国也让这些新生的东南亚民族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罗兴亚难民问题等甚至还贻害至今。而且英国与这些新生国家所签订的撤离条约也长期束缚着其长期发展,尤其是给他们的国防造成了严重的依赖性。

8/18 英军撤离东南亚也给了美国填补地区军事真空的机会。美国此后一方面插手印尼与马来西亚的对抗,借明确选边站支持马来西亚,夺取了英国对马来西亚的战略影响力;另一方面又在英军从新加坡撤出后,向新加坡出售武器并且给新军提供训练基地,借此与新加坡建立起了密切的军事关系。英国在东南亚基地相继被美国夺取,不但为后者提供了在东南亚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坚固堡垒,还在一定程度上逼使英国在全球战略竞争态势上沦为守势,变身成美国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追随者和重要打手。

9/18 近年来由中美竞争所牵动的亚洲地缘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一方面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投资计划广泛开展外交活动,另一方面想要“收复失地”的美国则渴望重新获得在亚太地区失去的影响力。在中美竞争的大格局下,一直在国际舞台“长袖善舞”的英国自然希望借这一地缘板块变动的机会,趁机捞取两大强权竞逐下剩余的经济和军事利益。虽然自从半个多世纪前的“非殖民化”以来,英国就已经实际上没有参与过亚太地区的事务,但为了避免在“脱欧”之后被国际社会迅速边缘化,执政的英国保守党只能将“全球化英国”作为外交施政主要方针。

10/18 根据过去的经验,假如英国一旦再度成为中美之间的“关键第三者”,那么他们显然是可以借此获取极大的利益。以英国参与亚投行为例,2015年3月英国不顾美国奥巴马政府的反对宣布加入亚投行时,不但带领着整个欧洲投向中国的怀抱,对美国领导的全球金融秩序打出了重重一击,还从侧面拆解了当时奥巴马政府在南海等问题上对中国的围堵和压力。虽然这对当时英美之间特殊的盎格鲁兄弟关系的确造成了一定损害,但换来的却是中国对两国关系迈入“黄金时代”的背书,其后中国更是在核电站等基础设施领域对英国展开大笔投资。

11/18 当然其后因为卡梅伦将一手好牌打烂,“脱欧”使得英国失去了扮演欧盟市场的“特洛伊木马”的角色,中英的“黄金时代”也因此有些少许褪色。而为避免在国际关系中被边缘化,英国在未完成全球关系网的调整之前,一定会积极地推动与美国、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大国的友好政策,并力争保留作为欧洲一支重要力量的地位。但由于中美存在固有的地缘利益矛盾,以及美英之间的传统安全合作关系,英国在东南亚建设军事基地后的中美英关系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经贸方面,中英会继续深化合作;而在安全领域,英国对美国的依赖性也将持续加深,未来英国配合美国在南海实施“航行自由行动”的频率也会上升。

12/18 当然有人会怀疑,英国在东南亚建设军事基地是不是为了协助美国遏制中国?其实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回顾在19世纪时俄国挥师越过多瑙河进攻土耳其后,英国是如何对付俄国的。当时为了遏制俄国,英国破天荒地放弃了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越过欧洲跑到远东去与日本建立同盟关系,试图从远东地区牵制俄国对英国的压力。但如今中英各处大陆两端,在地缘上并不会产生直接冲突,英国跑到远东来和美日合作,其实对其遏制欧洲大陆并没有什么实质帮助,一旦激怒中国反而会促成中欧合作抱得更紧。相反在中美日激烈竞逐东亚和东南亚的情况下,日本更加需要拉拢英国取暖以放缓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进程。

13/18 在强国对立主导地区格局的大势之下,东南亚这些小国往往很难保持中立,而被迫选边站。以新加坡来说,尽管其因深度参与中国发展进程而在经济上收益匪浅,还是曾在南海问题上向美国立场倾斜,当然最后也被中国痛打一番屁股。新加坡的教训表明,东南亚小国要想在中美之间灵活自处,既需要其领导人具有眼观八方的地缘“微操”能力,也需要有域外次等强国向其提供可在强国对决时不选边站的避险空间。国际关系往往有时候就是一个大市场,有人提出需求,就会有人提供供给,特别是东南亚的许多国家还是英国的前殖民地,至今仍在英联邦的体系架构之下。如果英国应当地国家的要求建设军事基地,不仅有助于稳固摇摇欲坠的英联邦体系,还能借此抢占当地蓬勃发展的内需市场。

14/18 此外从战术层面来看,英国在东南亚建设一定的军事基地还可帮助英军提供重要的军事训练功能。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岛国,不仅国土狭小,而且国内地形和自然条件也相对单一,并不能满足对于英国这样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层级的国家对其军队的训练要求,而海外基地则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缺。例如目前英国在文莱的四处军事基地,就能为英军提供丛林作战环境下的训练条件。要知道对于英国这样一个缺乏地理战略纵深的国家来讲,军队高超的作战素质就是其拓展自身安全圈的最大张力。像中国这样竟长达三十年都不打实战,对于英国来说绝对是不可接受的。

15/18 目前英国已经拥有一个强大的全球防务和安全网络,在世界各地也拥有16个军事基地,数量仅次于美国。2018年4月,英国在巴林启用了一座新的海军基地,而这也是1971年以来英国在苏伊士运河以东建造的首个海军基地,据悉还能够停泊英国的航母。与此同时,英国也正在阿曼修建一个训练基地,而且据说在未来几个月内就会建成。可以预期的是,一旦英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部署完成,在东南亚选址建设另一个军事基地也将很快就会摆上英国国防部的日程表,从而完成重建地中海至印太贸易线路的任务。

16/18 既然英国的目标是“再次成为真正的全球参与者”,那么未来英国在东南亚的海军基地可能设址在哪呢?按照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所透露出的讯息,英国过去在东南亚的两个殖民地——新加坡和文莱很可能会成为英军新基地的所在地。目前文莱已经有一个小型的英国军事基地,并驻扎着皇家廓尔喀步枪团的一个营。而新加坡由于地理位置优异,且面临着周边国家的现实军事威胁,未来很可能成为英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海军修理基地。不过虽然英国还与身为英联邦成员国的马来西亚签有涉及定期军演的防务协定,但考虑到该国现在的领导者是众所周知的反英总理马哈蒂尔,所以马来西亚为英国提供基地选址的可能性并不会很大。

17/18 纵观其对外战争史,英国海外军事基地的部署与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战略定位有着紧密关联。20世纪以前,英国在全球撒网式布设军事基地有助于其稳固与欧洲其他强国之地缘博弈中的优势地位;冷战期间由于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方面的急剧下滑,英美特殊关系、英联邦体系以及加入欧洲联合成为了英国维持其全球地位的核心支撑,海外军事基地对其实践国防战略的贡献反而没有那么大;而到了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先后在伊拉克战争和“棱镜门事件”中被美国所坑,以及在“脱欧”问题上进退失据,英国开始被迫独立成为在美国和欧洲大陆之外的西方第三支力量,海外军事基地不仅在其地缘战略价值分布中的占比开始重新上升,还成为了英国避免重蹈西班牙等近代欧洲列强沦为“二流国家”覆辙的重要保证。那么本期《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18/18 《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阅读往期《出鞘》请查看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历史消息,搜索《出鞘》文章请回复关键词查询,如查看本期《出鞘》,回复殖民地,查看上期《出鞘》,回复巡洋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