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飞马上下争驰驱:中国宽体直-8何时能超越美军海种马直升机

1/21 1. 11月17日,网上曝光了一架形似直-8的新型直升机,与此前直-8系列的各个改进型相比,这架新型的直升机显著加宽了机体座舱,同时飞机燃油箱系统布置从客货舱地板下改为机身两侧短翼内。这架飞机在上述两个方面的改进,均指向了更大的货仓容积。此前,网上均猜测这种新型直升机将成为“山猫”全地形车的“伴侣”服务于中国陆军的高原部队。不过,其实很多人忽视了这种新型直升机在海军两栖登陆战中的应用,那么本期《出鞘》我们就来谈谈,这种宽体直-8会在未来的两栖登陆战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21 直升机在登陆作战中的作用,主要是配合两栖部队或独立进行垂直登陆作战。所谓垂直登陆作战,是指在登陆作战中加入 “从天而降”的攻击。说起垂直登陆作战,很多人将其视为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型作战模式。不过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空降兵兴起的时候,当时的各国军队就已经进行过将空降兵投入两栖登陆作战的理论研究。于是在稍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种垂直登陆的作战模式,也开始广泛的应用于参战各国军队。

3/21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诺曼底登陆作战:除了从海上抢滩登陆的共计7个师约10万人的主力部队,还有美第101、82和英第6空降师3个空降师以伞降和机降的方式,向德军后方阵地分散投放,而这些空降部队的目标是破坏德军的桥梁、火炮、补给和指挥单位等薄弱目标,用出其不意的突袭搅乱德军部署,减轻进行抢滩登陆的登陆主力部队的压力,配合其向登陆场纵深的法国腹地进行挺进。

4/21 不过总的来说,这次登陆作战中的空降作战并不能算是成功:三个空降师由于德军的密集火力在天上就被“打散”,慌乱的运输机飞行员把其搭载的伞兵扔到了诺曼底地区的各个角落。这些伞兵师落地之后根本无法进行有效集结——事实上,集结过程一直持续到登陆行动结束之后。在登陆行动后的数日内,空降兵往往是以临时拼凑起来的排级规模的小股部队“各自为战”、“看见什么打什么”,并没有起到预期中的作用。

5/21 与之对比,德军在在攻占克里特岛的作战中的垂直登陆作战显得更加成功:战役开始之前德军计划了立体作战的思路:以空降猎兵夺取机场,再将山地猎兵以机降的方式投入作战,以此配合由水面舰艇搭载的步兵进行的抢滩登陆。但由于水面登陆舰队被英国皇家海军拦截,克里特岛作战计划中“平面登陆”的部分被迫中止。好在德军的集结速度和指挥效率都比较高,且熟悉山地作战,最终孤军奋战的空降猎兵与山地猎兵虽然承受了巨大的伤亡,但仍独立完成了作战目标。

6/21 和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登岛作战不同,欧洲战场的立体登陆作战能够更好地削弱敌军的防御力量——即使场面混乱如诺曼底登陆,盟军伞兵依旧靠强悍的“底层自我组织能力”对德军纵深的桥梁和火炮阵地等重点目标进行了袭扰和毁伤。如果简单粗略对比双方力量,盟军在诺曼底海滩的作战,力量的优势不如美军在太平洋岛屿的作战,但从损失和速度则较后者更加成功。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种“立体作战”的作战计划更加复杂,准备和实现难度都较大,各部队必须协同作战才能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7/21 垂直登陆之所以能够有效支持水平登陆,是因为其本身不容易被预测和拦截。一个水面舰队能够被敌军提前几天发现并预测其航向;但即使对手发现了垂直登陆的机群,留给他们的准备时间甚至不足一小时。同时,在滩头腹地进行垂直登陆可以有效分散防守方的注意力,迫使其对腹地的脆弱目标进行回防。如果垂直登陆计划实施得当,还能对防御纵深的交通枢纽进行占领或破坏,在物理上分割滩涂守军与纵深援军,对防御部队进行分割包围。

8/21 但当时的垂直登陆仍是一种早期尝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伞兵部队受限于降落伞的承重能力,无法进行重型装备的空投,这些装备仅能用滑翔机运输。但滑翔机的安全性不高,还需要牵引飞行;而且其与伞降部队一样,只能一次性部署,两者落地之后只是普通的轻步兵,无法进行多次大范围转移。种种限制使得垂直登陆部队战斗力不高,能够执行的任务较为有限,一旦遭遇激烈战斗,在缺乏重武器和后续力量的情况下,很可能全军覆没。

9/21 二战末期到50年代,直升机从原型装备走向大规模实用化,这也给了垂直登陆一种新的可能,一方面直升机能够反复飞行,重新部署,提高了装备效能,另一方面,直升机可以方便地从航母等海基平台进行起降,进一步加快了登陆的速度,而且突然性隐蔽性也大大提高。但当时的直升机体积较小,多为双人或四人直升机,运输能力对于实战需求还很薄弱,难以整建制投送部队。

10/21 直升机制造最发达的美国看到了直升机在机降作战的应用前景,并开始逐步加大直升机的体积和载重。从早期装十个人的UH19,到装二十多人的CH46和装四五十人的CH47,发展到载重量更大的CH53系列。同时,随着直升机越造越大,其航程得到了提高,运载能力也从单纯的步兵和轻型装备,发展到可以搭载车辆、火炮等较大较重的装备。这不仅提高了“垂直登陆”部队的灵活性,还提高了其战斗力和生存能力。

11/21 不过专门为海军陆战队进行两栖登陆而设计的CH53直升机,首次投入战场后干的却并非两栖登陆的活:在投入越南战场时,这些重型运输直升机本隶属于海军陆战队。但这时,海军陆战队已经没有什么两栖登陆任务了。于是海军陆战队的海种马直升机开始成为海军陆战队进行夜间渗透等“特种作战”的专用载具。此外,由于越战空中战斗的越发白热化,空军开始需要一种速度和航程都较为优秀的直升机用于飞行员搜救,这时海军陆战队的CH53海种马直升机又成为了其不二之选。

12/21 海种马直升机第一次投入其原本预想的垂直登陆作战,是在1983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战争中。同上文提到的德军攻占特里克岛作战一样,美军在这场战争中也全部采用了垂直登陆的登陆模式。由于10吨级通用直升机UH-60黑鹰难以进行火炮、车辆等的吊装运输,故CH-46海骑士与更加大号的CH-53海种马直升机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由这两种直升机搭载的美国第八海军陆战师第2营游离于主力部队之外,从格林纳达岛的西侧强行突袭了珍珠机场,确保了美军的空中安全。

13/21 与美军不同,我国的直升机发展和装备较晚,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都较为明显。在登陆作战能力中,我军的登陆舰艇及配套设施已经完备,如果以登陆台湾为目标,解放军完全有能力在海面上组织一场,规模和质量都远超诺曼底登陆的大型抢滩登陆作战。此外解放军的空中伞降力量也堪当其任——据早前的报道,解放军空降军目前下辖6个伞降旅。其力量完全可以为“平面进攻”进行有力的支援。但我军直升机机降作战的规模难以和这两种力量达成配合。

14/21 此前有不少军迷说 “解放军的直升机数量还不如美军一个师”,这种说法确有偏颇——2016年8月,解放军曾举行了第1000架直升机的接装仪式,而美军即使是完全“空中突击”化的第101空降师也绝没有1000架直升机。但总的来说,我以军目前的直升机,还很难进行一场战役级别的空中突击作战:除了数量尚不足以外,目前解放军尚缺乏能够快速灵活进行人员和轻型设备运输的10吨级直升机(毕竟直-20尚未服役),和像美国CH-53海种马、CH-53E超级海种马这样能够进行重武器运输的重型/超重型运输直升机。

15/21 具体到与垂直登陆关系最密切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目前中国海军装备量最大的直升机为从上世纪80年代仿制自法国“海豚”轻型直升机的直-9直升机。这种直升机由于实在太轻、载重量太小,很难用来进行两栖突击作战。其在海军中的作用也主要是进行反潜作战和搜救任务。引进自俄罗斯的卡-28直升机为反潜特化型,除了舰艇间的物资转运外,很少用来执行运输任务。中国自产的15吨级直-8系列直升机在海军中服役数量较少,同样无法成建制的投送两栖攻击部队。

16/21 而此次曝光的宽体直-8则是补齐中国海军这一短板的希望。从此前央视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得知,直-8直升机的大改型号直-8G(也称直-18)最大起飞重量已经可以达到17吨,逼近了CH-53海种马的19吨。但其运输型却继承了直-8直升机货仓过窄,无法有效装载如“山猫”全地形载具一类的重型装备。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解放军海军并没有操之过急的大量列装直-8G的运输型。而此次曝光的宽体直-8,很可能是解放军海军正在等待的“意中人”。

17/21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未来解放军进行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的潜在目标只有台湾岛。从台军的布防位置与历次军演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台湾岛东侧是台军防守的薄弱环节。这主要是因为长久以来,解放军的登陆能力以传统平面登陆为主。为了保证登陆行动的突然性和后续补给线的畅通,解放军只能选择台湾岛西部作为登陆场。在解放军建立健全一整套由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两栖登陆舰和运输直升机组成的垂直登陆体系后,台军必然要分兵东部。而无论解放军是否真的选择在台湾岛东部进行垂直登陆作战,都将有效的调动台军的防御力量,对西侧的主力登陆部队进行支援。

18/21 在第一阶段的登陆作战实施完毕,滩头部队成功建立登陆场之后。垂直登陆的机降部队还可以利用直升机在岛内进行快速穿插。比如,如果在防御作战中失利,台军很可能选择退入中央山脉进行“游击作战”。而依托直升机进行快速转移部署的解放军垂直登陆部队则可以抢在台军之前攻占进山的要地、隘口,配合平面登陆的重装部队对台军残余兵力进行分割包围并各个击破。当然,垂直登陆也非常适合用在如南海岛礁、钓鱼岛一类的涟岛屿登岛作战中。不过这类小岛面积有限,重型装备无法展开,通常不需要像宽体直-8这样的大型运输直升机。

19/21 此外我们也要看到,宽体直-8仅仅是我国运输直升机追赶美军的第一步。其运载能力尚未达到美军60年代中期服役的原版CH-53海种马的水平。未来,中国运输直升机还应该继续向“大型化”、“重型化”方向发展。除了像CH-53E一样继续深挖直-8系列直升机的潜力以外,我们还可以“引他山之石攻玉”,比如加紧推进中俄合研40吨级重型直升机AHL项目的进展,及其之后的军用化改进。

20/21 当然,垂直登陆能力的建设也并不仅仅包括运输直升机。海军舰载固定翼飞机、武装直升机、大型两栖攻击舰、直升机搭载的超轻型火炮、步兵载具和其他作战装备等也必须同步跟上。而在这些方面,我们同样还有许多欠账要补。那么本期《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21/21 《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阅读往期《出鞘》请查看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历史消息,搜索《出鞘》文章请回复直8查询,如查看本期《出鞘》,回宽体直8,查看上期《出鞘》,回复核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