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苍茫万乘扣军垒:我们如何利用民用汽车工业提升国家战争实力

1/20 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已经于11月11日闭幕。同往届一样,本届珠海航展除了矢量歼-10B、歼-20等航空航天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外,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地面武器装备,如VT系列坦克、VN系列装甲车、59改、59改和59改等也是本届珠海航展的一大特色,在本届航展上,这些地面武器的型号数量甚至远远多过了航空器。在兵器工业、兵器装备等老牌防务供应商外。在本届珠海航展上我们还看到了众多民企参展商。这也体现了未来中国国防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军民融合。未来如果能够善加导引,使中国庞大的民用工业体系融入到军品的生产中来,中国的军工生产也必然会再上一个台阶。那么本期《出鞘》我们就来谈谈未来中国地面武器军民融合的那些事。(查看完整内容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2/20 此前,中国的民用企业已经参与到了为数不少的军用产品的子系统分包当中,不过尚鲜有民企能够拿出一种制式化的整件武器装备。而在本次珠海航展上,一家参展的民企几乎是“首开先河”的推出了一辆重型导弹运载车,并在看板上说明:如果有需要,这种重型运载车的年产量可以到达一万辆以上。年产一万辆重型卡车数据我们无法认真考证,但仅就这句话来看,我们认为其背后展现出了“民企军用”的无限潜能。这种澎湃潜能的源动力,来自于民企极高的运行效率和良性的资本运转。

3/20 古人曾说“商人重利轻别离”。趋利是商人的本质,也是其企业效率稳步攀升的基石。这一点在上世纪初“福特生产线”的建立中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1908年美国汽车生产商亨利·福特发布了其工厂的第九种私家车车型——T型汽车。在T型车设计之初,老福特提出的设计要求是:坚固而便宜,便宜到让每一个美国人都能拥有自己的私家车。为了降低成本,福特T型车削减了一切不必要的“奢侈”配置,买家甚至不能选择汽车的油漆颜色——所有的福特T型车都是黑色的。

4/20 但即使如此,福特T型车的售价仍高达850美元。对于当时的“工薪阶层”来讲,这仍是一笔巨款。要知道当时美国汽车行业的组装工人平均日新仅有2美元,一个汽车工人要不吃不喝425个工作日才能买得起自己组装的“廉价”汽车。正应了李云龙那句“卖盐的喝淡汤,编凉席的睡光床”。这在一方面导致了“工薪阶层”游离于汽车行业的消费循环之外。为了将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拉进这一“朝阳行业”的消费循环,T型车的进一步增产降价势在必行。

5/20 1913年,受屠宰场分解肉牛尸体的“流水式作业”的启发,亨利·福特构想出了一种全新的汽车生产流程,后来人们把这一流程称为:福特式生产线。关于福特式生产线“究竟是什么”,相信众位看官都并不陌生,我们也就不多著笔墨了。仅从福特式生产线的运行效果来看,其有利的推动了T型车的增产降价。1914年,福特流水线开动的第一个年头,T型车的产量为308162辆,为两年前的近4倍,超过了所有其他汽车制造商的生产总数。

6/20 至1916年,福特T型车产量飙升到了585388台,销售价格也随之降低到了360美元。无与伦比的生产效率使老福特赚的盆满钵满,也使得其可以为自己的员工开出更为优厚的福利。在福特式生产线全速运转后,福特公司制定了领先时代的3班倒8小时工作制和5美元工作日——现在福特的生产线工人只需要两三个月就可以买得起一台T型车了,从结果上来看,流水生产福特T型车成功的帮助老福特将钱从“工薪阶层”的口袋里掏了出来。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里商人逐利的本质与生产力的进步有机的结合了起来,成为了社会进步的推力。

7/20 在我国,一段时期内由于国家发展策略,中国的民企发展较为缓慢,大量的资源被优先用于军需。中国的工业发展陷入了一种“军重民轻”的局面。以汽车生产为例,与军需结合紧密的解放卡车,从1956年第1辆下线到1983年第100万辆下线仅用了27年,平均每年产量可以达到3.7万辆。直接用于军队的59、62、69型坦克则在1958到1985年生产了约15000辆,平均年产量约555辆,虽然比之苏联、美国还有不足,但已经可以赶上英、法、德等老牌工业国家的坦克产量了。

8/20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中国还曾向日本记者开放当时较为先进的69式坦克的生产线,从后来日本记者公开的照片来看,当时中国的坦克生产已经颇具规模作为对比,当时的民用汽车品牌的产量均十分低下。以红旗CA770轿车为例,其从1958年投产到1980年停产,共生产了1510辆,年产量仅数十台;至1991年最后一台上海牌轿车下线,33年的时间里上海牌轿车共投产了79525辆,年产量也只有2049台。其他诸如东风汽车、跃进汽车等品牌的汽车产量则更低。

9/20 但军工行业是“没有产出”的行业。其生产的产品只供军需,如果没有良好的运营规划,其附加值较低,有的时候甚至趋近于0,无法以利润驱动生产。而且生产计划无法提前制定,还会多次更改,这也大大降低了生产线工作的效率。可以说,一个只能生产军用产品的兵工厂在非战争时期是缺乏活力的,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兵工厂必须在平时有自身的盈利能力。

10/20 冷战后,虽然战争的发生不再频繁,但现代战争中的军事开支,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步增加,各大国的裁军也反映了难以维系庞大军事支出的难言之隐。我国也有过“核弹雪糕”“总师面条”之类的非常之举。而目前我国开启了“军民融合”之路,产品也变成了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先进民用产品,比如安防器材、特种车辆、大型机械、卫星导航甚至核电机组之类的重量级产品。

11/20 美国的军事技术在二战结束后走在了世界前列,其大小军工企业几乎都是政府靠军费“放养”发展的民企。而美国陆海空三军可以看做是先进技术的“小白鼠”。新技术在军队中使用后,相当于对其效果进行了验证,市场化之后往往得到成功。如移动通信、互联网、光纤、计算机等民用高科技成果,在投向市场之前都曾经是美国军方的“秘密武器”。但美国缺乏管控的军工市场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如暗网及“永恒之蓝”漏洞也都是美国军方的“法宝”。

12/20 英国在80年代由于军费无力支撑,开始了“国防私有化”进程。而“海洋号”两栖攻击舰则是其军民融合的另一个特色。这艘军舰为了降低其成本,除了军方提出的硬性标准,大部分采用民用船舶规制建造,曾经引起广泛的讨论,但是平心而论,这样的两栖攻击舰战时并非前线主力,而是用于登陆作战支援,即使是军用规制其防护性能也不是重点。当成本问题出现时,英国政府的考量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13/20 谈起军民融合的历史,就要提一提日本,二战前日本就有“特设航母”的野心,将民用邮轮按照航母的设计进行建造,而战争打响后,随即将这些民船改装成了护航航母。而在战后,日本的自卫队规模受限,不可能依靠几家军工厂支撑几家军工企业,只能选择军民合作,到现在日本没有一家军工企业,全部依靠企业中的军工部门进行生产研发,技术研发也分散到各大高校和研究所。日本并非军工大国,其做法也适应日本的这一国情。

14/20 欧洲大陆国家对于军民融合的发展各有特色,德国虽然是军工大国,但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军民融合的道路可以说是和日本类似的被动选择,而法国的状况和英国类似,法国作为冷战中欧洲最大的军火来源,军工企业规模十分庞大,但冷战后法国军工市场竞争力弱的一面显露出来。因此法国选择独立研制同时引进装备,通过国防私有化降低生产成本,为争夺国际市场增加竞争力。

15/20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拥有的庞大的军工生产部门,由于冷战结束反而成为累赘。国家无力承担庞大的开销,因此军工技术发展被迫停滞,一度牛气冲天的“苏联专家”们,有些也迫于生计流失到其他国家。而苏联时期民用工业长期落后于军工,这也使得俄罗斯的军民融合,走上了以“军转民”为主的道路。但过程并不顺利,俄罗斯军工在某些领域占有绝对技术优势,但需求量较大的轻工业难以在质量上取得市场认可,俄罗斯政府的管理混乱更是雪上加霜。

16/20 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以后,强调民企参与国防事业。和其他老牌军工强国不同,印度的军工系统本身并不完备,各部门发展也不均衡,高精尖技术上存在短腿,大量先进装备仍然依靠进口和仿制,这样的军民融合一定程度上是“没学好走就要学跑”。因此印度仅仅在企业管理和计算机方面推进了军民融合,力图克服管理落后的局面。需要面临竞争的民企在运营、管理上,能否改善“铁饭碗”企业在市场方面的弱点,印度的这一做法也值得我们思考。

17/2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拖拉机厂造坦克的故事广为流传。实际上武器的加工并不神秘,工艺工序甚至零件都能在民用制造业中找到对应的门类,甚至在设计上也有相通之处。在战争中军工生产必然依靠熟练工人和生产线支撑。而军工企业在和平时期也不能光靠军购生存,大部分军工企业没有世界水平的军事技术壁垒,相对缺乏竞争意识,只有坚持平战结合,才能在“铁饭碗”消失的时候有饭吃,保留自己的军工技术成果,并且能够在市场中开拓眼界,避免因闭门造车惨遭淘汰。

18/20 虽然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在生产和设计研发上有很多共通之处,但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质量要求和工作环境。民用设备很少需要面对极端条件,出于成本和寿命的综合考量因素,加工标准化水平普遍较低,不能适应军规的要求。要实现军民结合,一方面需要民用企业加强标准化管理,提高标准意识,另一方面军规标准需要透明公开,才能吸引更多有合作意向的民间企业,通过合作交流了解军工需求,才能达到军民融合的目的。不过实际上我们也看到,中国的大多数民企其实并没有做好“平战结合”的准备,这些工厂虽然在原则上有转变为兵工厂的可能,但这一转变同样需要较长时间。

19/20 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民用企业自身需要转变思想外。军工企业也有必要借鉴美、英等国的先进经验,实现生产专业化,对上游供应链进行合理分包,通过集约化制造减小生产成本,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军企要制造坦克,可以将柴油发动机、负重轮、变速箱等与民企“相性”较好的零部件分包给民企。这同样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先例:纳粹一级战犯斯佩尔在总管第三帝国经济时,就曾提出让荷兰、比利时、法国的工厂部分接受德国工艺制造标准分包部分德国军品的零配件,然后将这些零配件转运至德国国内组装。这一举措在当时成功的使原本不能融入德国工业体系的占领区工业为德国所用。

20/20 《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阅读往期《出鞘》请查看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历史消息,搜索《出鞘》文章请回复关键词查询,如查看本期《出鞘》,回复福特,查看上期《出鞘》,回复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