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宝货虽多非所爱:中国出口型战机为何越来越难找买家?

1/22 6月20日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签署了2018年政府拨款法案,尼日利亚空军核定预算中不仅保留了用于支付采购三架JF-17战斗机的127.9亿奈拉(约3500万美元)分期付款,修订后的预算还额外增加了170亿奈拉(约4700万美元)。这也意味着经历了起起伏伏之后,枭龙战斗机终于要有了第二个用户。或许大家心中也会有这样的疑惑,为啥当年我们的歼-7卖的那么好,可在那之后似乎战斗机出口就一下子从高潮跌倒了低谷,以至于我们今天竟然需要为了仅仅3架飞机的成功出口欢欣雀跃?本期《出鞘》我们就来说说中国战机出口的那些事。(查看完整内容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2/22 说起本次购买枭龙战机的主角尼日利亚,军迷们对其最深的印象大概是其在2005年向中国采购了15架歼-7战斗机。不过关于这批歼-7战斗机出口的背后,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故事。据称当年尼日利亚为了更换其空军日渐陈旧的机队,通过当地一家中国民企搭桥想要引进一款新型战斗机。中国在了解到尼日利亚的需求后,向其隆重的推荐了歼-8IIM战斗机。传闻当时尼日利亚为此还向中国派出了飞行员和地勤人员来接触这款飞机。

3/22 当时的媒体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大篇幅的炒作,并声称当时的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已经批准了采购歼-8IIM的拨款计划。但最终的结果是:歼-8IIM的高昂价格让尼日利亚方面望而却步。据说当时负责出口战斗机的某国企向尼日利亚开出了2000万美元一架的账单,而尼日利亚方面则觉得对于一款相比于米格-23并没有太大提升的飞机来说,这实在是太贵了。最后,尼日利亚退而求其次,选择采购了价格更加便宜的歼-7战斗机。此后,在2015年的时候尼日利亚将采购歼-8IIM的消息又曾被炒热过一次。不过依旧同上一次一样,并没有下文。

4/22 其实中国向尼日利亚推荐的这款歼-8IIM,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代“传奇”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研制歼-8II战斗机的同时,许多国家也都在酝酿着采购一款相似定位的飞机。据传第一个来中国考察歼-8II战斗机的是伊拉克。当时伊拉克刚刚经历了两伊战争,整个空军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随后,伊朗和巴基斯坦也都来中国考察过这一机型。不过当时自用型的歼-8II并不能满足这些国家对于这样一款飞机的定位,这意味着中国必须要对歼-8II进行大幅升级才能满足出口需求。

5/22 在需求的导引下,国内的多家企业联合起来,自行投资开始了歼-8IIM项目的研发。而歼-8IIM相对于自用版歼-8II最大的提升,就是其装备了从俄罗斯引进的甲虫雷达和R-27空空导弹。在预想中,歼-8IIM可以在2000年之前完成定型,达到可以交付用户的标准。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光是解决俄制甲虫雷达的装机前故障与装机后协调问题就耗费了近两年时间。雷达装机后的系统综合和实验过程也消耗了远比计划多得多的时间。这使得本计划在2000年前后接装飞机的潜在用户一个个的失去了耐心。

6/22 在所有这些潜在用户中,伊朗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购买歼-8IIM的国家。作为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之一,伊朗本身需要一个发展均衡、实力强劲的空军。至今伊朗空军仍服役着44架F-14、24架米格-29、64架F-4鬼怪、60架F-5虎、30架苏-24和6架苏-25。在1990年代,伊朗空军正经历着长达八年的战争带来的阵痛。虽然其本身拥有庞大的飞机数量、在海湾战争时又接收了一批伊拉克的“逃难”飞机,但这些飞机此时正处于年久失修、在航率极低的状态下。为了保证其空军的战斗力,向中国购买战斗机是十分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7/22 关于伊朗最后没有购买歼-8IIM的原因,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第一种说法是说当时负责出口歼-8IIM的企业在伊朗人面前把这款飞机吹得天花乱坠,声称其不逊于伊朗装备的F-14战斗机。伊朗人信以为真兴冲冲的来中国测试,结果发现这款飞机的性能完全没有达到预期,自此把中国拉入“信用黑名单”不再理会;另一个说法则是,伊朗人确实对这款飞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直到伊朗人期待能够“提货”的2000年,歼-8IIM的进度尚十分缓慢,甚至不能提供一份完整的试飞报告。

8/22 相传另一个曾经“相中”歼-8IIM的用户是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最终没有选择这款战机的理由,按照国内的主流说法是因为“长期使用西方设备,而对歼-8IIM使用的俄罗斯装备不信任”。不过仔细研究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说法其实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假如直到2000年歼-8IIM依旧不能作为一个“产品”直接交付巴基斯坦空军的话,巴基斯坦空军根本不需要对这个项目倾注太多的热情,毕竟到2000年时枭龙战斗机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仅仅数年之后,这种巴基斯坦参与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就可以进入巴基斯坦空军服役了。

9/22 与歼-8IIM几乎同期,中国也曾经尝试搞过现在被称为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的外贸型号——FBC-1。早在1988年歼轰-7飞豹正式定型投产之前,中国就在英国范堡罗航展上展出了其外贸版FBC-1的模型。也正因如此,在其歼轰-7的真正编号广为人知之前,很多人都误以为FBC-1才是飞豹的真正编号。曾有传言称阿根廷曾看中了这种拥有强大对海能力的轻型轰炸机而有意采购。但最终迫于英国的压力,中国并未同意向后者出售飞豹战斗轰炸机。

10/22 另一个有传闻对FBC-1有过兴趣的国家还是我们的“老朋友”伊朗。在关于伊朗如何采购FBC-1战斗轰炸机的问题上也存在几种说法。有消息人士称,在90年代前后,伊朗曾有意向中国购买FBC-1;另一种说法则是在2017年前后提出的“斥资45亿美元,同歼-10C型一起购买”。现在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后一种说法是一种无稽之谈,不过前一种说法却有颇高的可信度。90年代伊朗刚刚经历了两伊战争的消耗,空军急需补充新飞机。而FBC-1在各个方面都可以替代当时伊朗的主力战机F-4系列。

11/22 不过众所周知,飞豹战机在90年代初还远谈不上可靠。根据公开的消息,1991年6月8日一架飞豹原型机因为发生燃料泄漏事故而迫降;1992年8月19日一架飞豹原型机在5000米高度失高并迫降;1994年4月4日,一架飞豹原型机在试飞期间坠毁,飞行员牺牲……据我们研判,如果伊朗当初确曾有过购买FBC-1的计划,那么这个计划最终未能执行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飞豹战机在90年代初出现的这一系列事故。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则是,此时伊朗已经从战争中恢复过来,作为中东的“理工科”强国,其在一些国家的帮助下已经获得了修复这些飞机的能力。

12/22 当然,不论原因为何,歼-8IIM和FBC-1未能成功出口都代表着中国战术飞机的出口开始由盛转衰。以此为始,中国逐渐丧失了之前凭借歼-7战斗机打下的广阔市场。在这之后,大量他国将要向中国采购战斗机的传闻最后都被证伪。以这次“终于卖出去了”的枭龙战斗机为例,坊间曾先后传出过柬埔寨、孟加拉、沙特、斯里兰卡、阿根廷、乌拉圭、土耳其等国有意购买,甚至已经购买枭龙战斗机的传言。不过最终,时至今日也仅有缅甸和尼日利亚两家有确切的消息。而尼日利亚这笔订单何时才能落地也还是个未知数。

13/22 总的来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在战术飞机出口领域开始显得疲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中国航空工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落后于西方主要国家的。比如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正努力研制歼-8IIM的时候,美国人的F-15、F-16已经服役了20多年。以色列人使用美国F-16战斗机轰炸伊拉克核设施也已经过去了10多年;我们1988年推出FBC-1战斗轰炸机的模型的时候,F-111、狂风、台风、F-15E等多种轻型轰炸机、多用途战斗机已经牢牢掌控住了国际军售市场。

14/22 由此也产生了第二个原因,性价比过低。由于我国新型战斗机推出的时间过晚,往往是我国刚研制成功一款新型飞机,西方就已经在大量抛售二手的同类型飞机了。以我们常说的枭龙战斗机为例,其新机价格约为3000万美元。而美国相同定位、性能更优的二手F-16战斗机出手价格则多在2100万美元到3300万美元之间。这使得枭龙战斗机在二手F-16战斗机面前显得性价比极低,自然也难以吸引买家的垂青。

15/22 第三个原因则是,在歼-8IIM与FBC-1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将任何一型自己装备的主力战术飞机摆上货架。具体来说,枭龙战机的定位与我国自用的某型战斗机十分相似,这型战斗机的性能要远远优于枭龙,但这型战斗机仅仅获得过一个出口代号,却没有获得出口许可;至于我国其他型号的战斗机,则由于“原始知识版权”归俄罗斯所有,无法出口给其他国家。而作为我们竞争对手的俄罗斯、美国甚至欧盟,都更加青睐于直接使用自用装备改装出口。

16/22 在性价比和“不信任未列装装备”的心理的双重导引下,中国战术飞机的潜在客户就已经被筛选的所剩无几了。这又导致了中国战术飞机出口疲软的第四个因素,地缘环境。这里我们还是要以伊朗做例子:在叙利亚危机爆发之前,伊朗与俄罗斯关系并不算好;西方国家则对伊朗实施了长达数十年的武器禁运。这导致伊朗只能通过中国获得先进的战术飞机。不过在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向伊朗出口歼-8IIM与FBC-1之后不久,联合国就通过了对伊朗的严厉制裁,伊朗采购中国武器的大门也就此关闭。

17/22 此外,同俄罗斯不同,中国很少将军售作为外交和地缘战略上的“王牌”来使用。比如,俄罗斯曾在2011年,伊朗遭到联合国武器禁运后向伊朗出口了一套“汽车场”电子战系统。俄罗斯对外界的解释是:这是一种防御性的武器系统,并不违反联合国决议的精神。这种“雪中送炭”的举动也为俄罗斯赢得了南方邻居的好感。在此后的叙利亚危机中,伊朗成为了俄罗斯最可靠的伙伴之一。以这次合作为基础,2017年俄罗斯又向伊朗出口了S-300防空导弹系统,而这次的理由与“汽车场”也如出一辙。

18/22 作为对比,中国的武器出口则没有俄罗斯这股“莽劲”。比如前段时间英国人一直在种种问题上给中国“添堵”,此时中国若是能以向阿根廷抛出橄榄枝,英国想必也会谨慎的考虑其下一步行动应该如何。再如,去年6月中印洞朗对峙期间,如果中国方面传出了“考虑向巴基斯坦出售更多先进战机”的消息,也一定可以增加印度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冒险行动时的顾虑。在这些时候,我们在军售中能够得到的,就远远不止于“钱”这么简单了。

19/22 我们认为,在未来中国若要重拾歼-7时代战术飞机出口的辉煌,至少有以下几点可以做得更好:首先,我们可以抛弃“自用型号不能出口”的思维定式。出口自用型号不一定意味着我们的武器会被外国人“逆向仿制”。事实上,无论是美国、俄罗斯还是欧洲国家,出口战术飞机往往都会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私人订制”,而在这个过程中,该保密的东西完全可以隐藏起来。而在“不明真相”的用户看来,一个“自用装备”一定会比一个“纯外贸”装备更加值得信赖。

20/22 其次,我们可以努力提升自身“售后服务”的能力来变相的提升飞机的性价比。今年尼日利亚空军曾展出了其空军装备发展的新成果,其中就包括其自主升级了进口自中国的歼教-7NI教练机,给这些歼教-7装上了后座显示器,由于其“显示器”实际上只是随处可见的平板电脑配件,所以这个改装仅需270美元。而按照尼日利亚军方的说法,如果采用“常规手段”加装这块显示器,则至少需要20万美元。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我们在对出口的飞机进行升级维护时,也可以提出更高质量的“原厂方案”和更加亲民的“廉价方案”来供买家选择。更多的选择无疑也会增加中国战术飞机的性价比竞争力。

21/22 为了促进枭龙战机的出口,其实中国空军自行采购一批枭龙战机也是完全可行的。其理由大致如下:中国目前还有大量的二代机在役,一时半会还很难全数替换。而枭龙战机无论如何都比“空中蔡国庆”和其母型歼-7好得多。等中国的二代机完成替换,这些机龄尚新的二手枭龙,又可以像现在的二手F-16一样折价卖给手头不太宽裕的国家。这样一来可以解决中国空军的燃眉之急,二来可以打消一些国家对于枭龙战机性能的疑虑。可谓一石二鸟。当然,这也仅仅是个不成熟的见解,如果还有更好的提议,我们也希望众位军迷在评论中理性地留言讨论。那么本期《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22/22 《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阅读往期《出鞘》请查看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历史消息,搜索《出鞘》文章请回复关键词查询,如查看本期《出鞘》,回复战机出口,查看上期《出鞘》,回复英国航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