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小丑黄头岂足吞:澳大利亚为何追随美国闯南海

1/26 4月3日官媒曾引述彭博社文章称,中国这两年天然气需求激增,意外救活了曾濒临破产的澳大利亚能源巨头桑托斯公司,而这只是近年来澳大利亚经济受惠于中国的一个缩影。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澳大利亚近年各种“反华闹剧”也频频上演,除了声称要加入美军巡航我南海外,特恩布尔还曾用中文叫嚣“澳大利亚人民站起来了”。澳大利亚为何追随美军闯南海,中澳关系又将如何发展,本期出鞘带您关注澳大利亚。(查看完整内容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2/26 作为一个长期蜗居南太一角的超大型岛国,澳大利亚一直以来就在地缘舞台上没有什么存在感。在古代,无论是盘踞东南亚海上要冲的马来人和印尼人,还是曾七下西洋的中国郑和船队,都意外止步于小巽他群岛,与这块后来以矿产丰富而闻名的南方大陆失之交臂。直到18世纪末,从英国远涉重洋而来的一批囚犯落脚悉尼,长期孤悬海外的澳大利亚才开始改变其历史进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3/26 1899开始,义和团运动在中国风起云涌,但对于此时的澳洲英属殖民地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即将水到渠成的联邦成立。1900年,澳洲殖民地政府为从英国手中换得更大自治权利,响应英国号召,组建了数支水兵部队征伐中国。澳洲军队在中国虽然没有经历什么重大战斗,但这不仅是澳洲军队的第一次海外行动,也是这个殖民地第一次睁眼看世界。而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则让他们意识到,在这个世界生存需要依靠一个强者。

4/26 一战前的澳大利亚仍存有明显的“殖民地痕迹”,经济上,宗主国英国及其印度洋沿岸殖民地是澳大利亚的主要贸易对象。澳大利亚向英国出口农牧业产品和矿产品,并以此换来英国的工业资金、设备和技术。由于进出口贸易在澳大利亚经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保证和英国间的贸易航线安全成了当时澳大利亚海上战略的核心任务,为此澳大利亚选择了依附英国的海洋安全战略,甚至将海军的指挥和调度权送交英国掌握。

5/26 澳大利亚在军事和外交上对英国的依附,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跟随英国参加一战了。在对德宣战前,澳大利亚就已将战舰连同海军士兵2万人交由了英国海军调用,此后又派巡洋舰“悉尼号”和“墨尔本号”护送远征军远赴欧洲参战。1914年11月19日,澳大利亚远征军在印度洋可可群岛水域遭遇德国军舰“埃姆登号”,双方展开激烈海战,最终“埃姆登号”被“悉尼号”击沉,澳军抵达埃及。

6/26 1915年1月,澳军被英国调往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参加加里波利登陆战。4与25日夜,在舰队实施炮火掩护后,澳军展开登陆行动。澳军原本是要在伽巴帖培海滩登陆,但由于没有接受过夜间登陆训练,以及对半岛地形一无所知,澳军登陆部队最后错误地在目标以北的无名小湾登陆。而土军则在凯末尔上校的指挥下,利用猛烈的炮火,将澳军死死压制在了掩体中动弹不得。不久,双方就陷入了进攻与反攻的僵持之中。

7/26 1915年底,僵持近8个月的惨烈战争最终以澳军的秘密撤离告终,澳军在这场堪称一战最失败的登陆战中死伤超过两万。虽然加里波利之战充斥着计划疏漏、指挥不当和配合不力等问题,但却对澳大利亚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比如4月25日澳军登陆的日子,就成为了现今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纪念日之一。战后澳大利亚人发现,澳军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却是为了替英国打仗,这导致了澳大利亚的对英“依附式”安全战略开始动摇。

8/26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里波利之战中出名的,除了后来的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上校,还有澳军狙击手——华裔青年沈比利。拥有华裔血统的沈比利擅长捕猎袋鼠,人送外号神枪手,是数千名没有欧洲背景却加入澳大利亚远征军的士兵之一。据当时澳大利亚第二轻骑兵旅的记录,沈比利曾至少狙杀了150名敌军士兵。澳新军团的司令官伯德伍德将军还曾亲自担任沈比利的观察员,就为记录他的战果。

9/26 但澳大利亚这种绑在英国海军战车上的海洋安全战略,真正发生改变却要等到二战。一战后,尽管远东曾在英国的海军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英国的远东政策始终受欧洲局势的影响,特别是在30年代中后期,随着欧洲局势的紧张,英国已无力再派大型舰队赶赴远东作战。这对一直深惧“北方邻居”们的入侵威胁的澳大利亚来说,显然不是个好消息,特别是日本的势力已明显对澳安全造成了威胁。

10/26 1941年12月,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日本派遣第15军登陆马来半岛北部,节节败退的英军直接退守新加坡,并最终投降。被直接暴露在了日军进攻锋芒下的澳大利亚,开始怀疑英国能否保护澳大利亚的安全,面对日军在西南太平洋的迅猛进攻之势,急于寻找出路的澳大利亚将目光转向了美国,“以美国为基石”的政策就此出台。隔年,丢失菲律宾的麦克阿瑟率军退守澳大利亚,英国人即将被取代了。

11/26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日本潜艇就开始闯入澳大利亚水域,进攻盟军船只。第一批闯入的日本潜艇是日军第6潜艇中队的四艘潜艇,1942年1月它们首先在达尔文港执行布雷任务,其后离开港口去伏击盟军舰队,妄图借此隔断夏威夷和澳大利亚这两个美军反攻跳板之间的海上联系。1月20日,在达尔文港附近,日军其中的一艘伊号124潜艇被澳大利亚三艘护卫舰发现击沉,作为报复,日军击沉了位处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的两艘商船。

12/26 1942年2月19日,日军188架飞机从位于帝汶海的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和苍龙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由南云忠一指挥,对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发起了史上规模最大的轰炸行动。日军在这场轰炸中,使用的炸弹数量远超空袭珍珠港时使用的炸弹数,当天澳大利亚共有10艘战舰被击沉,23架军机被炸毁。与珍珠港一样,澳大利亚对于这次轰炸完全没有准备,因此达尔文轰炸也被称为澳大利亚版的珍珠港事件。

13/26 5月,日军航空母舰群为寻歼美军航母舰队,从所罗门群岛以东绕入珊瑚海,而这时的美军“约克敦号”则会同另一艘航母“列克星顿号”正向北行驶,也准备截击向莫尔兹比港进发的日军。双方遭遇,珊瑚海海战爆发。在这场战争中,日军损失飞机80余架,还有一艘航母受重创。美澳则损失一艘航母和74架飞机。对澳大利亚来讲,这场海战阻止了日军大规模南下的进攻势头,有力增强了澳大利亚人对美澳军事同盟的信心。

14/26 中途岛海战之后,太平洋战场形势逆转,盟军转入进攻态势。1942年9月,美澳联军发起巴布亚之战,经过6个月的战斗,到隔年1月已全歼进攻巴布亚南部地区的日军,彻底解除了日军进攻澳大利亚大陆的危险。而随着战事的顺利推进,美澳关于军队领导权的矛盾也浮上台面。麦克阿瑟常常绕过澳军将领,直接指派澳军攻打那些难打而又不引人注目的硬仗,引发澳军强烈不满,美澳联盟间的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状况从二战一直延续至今。

15/26 二战后,澳大利亚在外交上出现了两个明显趋势。一是靠拢美国,甘于充当打手,甚至多次派兵参加美军领衔的局部战争,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充当打手,澳大利亚获得的报酬自然丰厚。比如澳大利亚就是除了美国以外,唯一一个能够装备F-111战斗轰炸机的国家,而这款飞机当时应用了包括几何可变翼和低空地形追踪雷达等先进技术,曾让多国羡慕不已。

16/26 另外一个趋势则是保持开放心态,并积极融入亚洲,在美澳同盟的框架内,尽量争取同亚洲其他国家发展紧密关系。比如在1971年,澳大利亚前总理高夫·惠特拉姆就以在野党党首身份抢在了尼克松之前访问了中国。期间,澳大利亚也开始反思原住民政策,曾以“失窃的一代”而臭名昭著的“同化政策”被停止,其他一系列对原住民的歧视性法律规定也被澳大利亚政府废除。

17/26 这种“开放”还体现在澳大利亚军队对新兵的招募中。跟当年的沈比利不同,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亨利揣着中国护照走进澳大利亚陆军募兵站时,并没有遇到种族方面的刁难。在甩出一大摞《世界军事》杂志证明了自己对军事的专注后,亨利顺利地被澳大利亚募兵官录取了。亨利对当时参军的情景记忆深刻,简单的新兵入伍仪式结束后,他就和其他28个军队菜鸟,直接被拉到悉尼附近的训练基地。

18/26 训练中,最令这位华人新兵印象深刻的是澳军的陆地125系统。该系统由有效通信距离500米的单兵电台、与F88-S步枪配套使用的热成像瞄准器以及采用防火材质制成的单兵作战负载设备(ICLCE)等装备构成,简直达到了一般特种部队的装备标准。这其实反映了是澳大利亚军队精兵简政的建军思路,毕竟作为南太地区人口不多的“岛国”,质量型军队能对周边的人口大国产生更大的威慑力。

19/26 这种思路还表现在了澳大利亚陆军未来的更新换代上。澳大利亚目前有两项车辆更换计划:“陆地400”将提供战斗侦察车、步兵战车和机动支援车,以取代现役ASLAV-25型八轮驱动轻型装甲车和M-113AS4型装甲运兵车;“陆地121”则旨在提供各种高性能野战车辆、模块和拖车,用于战场机动和后勤支援。此外,澳军的“虎”式武装侦察直升机也可能被AH-1Z“蝰蛇”等型号取代。

20/26 澳大利亚空军目前正在采购72架F-35A第五代战斗机和12架波音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同时还在接收10架C-27J型“斯巴达人”涡轮螺旋桨运输机。此外,澳大利亚还将采购15架P-8A“海神”海上巡逻机,以取代目前的P-3C“猎户座”(Orion)海上巡逻机。这款机型未来将与MQ-4C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搭配,执行对中国南海等地的巡逻与侦查任务。

21/26 而在海军方面,澳军目前拥有“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和“霍巴特”级宙斯盾驱逐舰,计划建造三艘的后者装备了Mk.41垂直发射系统和“标准”-2型舰对空系列导弹。除了水面舰艇之外,近年来澳大利亚在采购潜艇上也是动作频频,更是上演了一出峰回路转的好戏。原本“众望所归”的日本苍龙级潜艇最终错失澳大利亚海军大单,被法国拿出的梭鱼级核潜艇的常规动力型号方案给截了胡。

22/26 曾有分析认为,当初澳大利亚在潜艇采购上最终变卦,其实是为了避免给中国造成日澳军事合流的影响。毕竟同为美国军事盟友框架中的日澳两国,一直以来就是美国对亚洲打出的两个拳头。当时日本打破武器出口三原则,曾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多国的担忧。澳大利亚显然不能因小失大,得罪了中国这位矿产和农产品购买大户。其实仔细想来,上述分析并不靠谱,单从近年来澳军追随美军脚步,搅局我南海一事上就可看明。

23/26 如今澳大利亚和日本是如今除了美国之外,对南海事务最关心的亚太国家。但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海军就活跃在南海周边,其主要任务是替美军监视苏联海军在南海的活动。除了在南海监视苏军以外,澳大利亚也早就把视线瞄上了中国。2013年澳媒就披露过,1992年,澳大利亚“奥赖恩”号潜艇就曾偷偷潜入中国上海港,为美军搜集中国海军情报,后因被中国渔船渔网缠住,险些落网。

24/26 如今对于澳大利亚来说,中国是其经济繁荣的保障,而美国是其安全的基石,如何处理这个矛盾成为澳大利亚执政者逃不开的难题。在08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西方国家一片哀嚎时,澳大利亚是唯一一个几乎没有受到冲击的西方阵营国家,这毫无疑问要归功于中国的“保护”。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美国的庇护,凭着其不足6万的兵力根本难以守护7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及漫长的海岸线,特别是在它旁边还有一个人口过亿的印尼以及闹着领土纠纷的东帝汶。

25/26 “澳大利亚政府需要小心谨慎,别让对自由世界领袖的迷离眼神,分散了我们认清现实的注意力,国家利益要求我们切实而非口头上,保持与华盛顿的同盟关系,也要维护与北京的友好关系。”澳大利亚现任总理特恩布尔曾用这句话告诫当初的澳大利亚执政者。但讽刺的是,特恩布尔自己也没有摆脱这个眼神的魔力,澳大利亚也一直未曾摆脱自英国殖民地以来就形成的依附强者的安全战略,而跟随美军闯南海则是这一战略的最佳注脚。本期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26/26 《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阅读往期《出鞘》请查看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历史消息,搜索《出鞘》文章请回复关键词查询,如查看本期《出鞘》,回复澳大利亚,查看上期《出鞘》,回复发动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