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差距在哪?中美俄顶级航空发动机工艺对比

1/21 人民日报文章《全球仅5个国家能造航空发动机,中国争取20年左右实现并跑》,提到了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一些问题。文中,中国航发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表示,中国航发“最大的短板是设计”,未来要弥补短板,“当前首先抓的应该还是设计”。图为“太行”发动机车间。

2/21 “太行”发动机生产车间。和美欧俄的航发发展对比借鉴,中国航发设计水平一直上不来的主要原因,最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历史上长期欠缺完整、系统的远期规划,特别是成谱系的核心机家族研制。其二,发动机研制行业严重欠缺竞争,技术进步欠缺推动力。

3/21 太行发动机。谈及中国航发问题,国内历来喜欢强调航发固有的设计难度问题:高温高压振动强烈,部件极多极为复杂等等。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在航发研制规划中,恰恰没有分解技术难关、控制工程型号研制风险、高效规划技术突破方向的顶层设计。

4/21 太行发动机。美国从50年代末期开始,针对航发设计制造特别复杂的问题,制订了核心机和工程型号的双线发展策略:把航空发动机按照各个基本的功能分解成各种模块,对于一系列技术和结构上共通性较高的发动机,只取其中最核心的结构,先做核心机的领先研究。

5/21 太行发动机。这种核心机由于外围部件少,因此研究各种机理、分析各种故障时,干扰因素也少;各种先进材料、先进工艺、先进设计,很容易在上面发现并排除设计缺陷。而且技术进步和工程经验的积累非常高效,能够不间断的总结和归纳并应用在后续核心机研究中。

6/21 太行发动机。这一条线是始终独立发展从不停止的,美国从1961年到2017年规划和发展的核心机,仅明确的分代型号就有9代,而且这还不包括大量的跨代改型。在我们计划再用20年实际与美英法并跑的现在,美国已经筹措安排第10代核心机的研制了;我们追赶,别人也不会原地停着。

7/21 AF41发动机。而在另一条线上,当美国要研发一款实用发动机时,他们只要挑选一款合适的成熟核心机,加入风扇、喷管等外围部件,就能成为实用化的型号——这个过程中,可以确保发动机不存在核心环节的设计缺陷,设计可控性非常高。

8/21 俄制发动机。而在国内,参照美国进行核心机谱系化的研究是近年才开始起步的。

9/21 俄发动机。此前国内的发动机仿制改进、独立研制的经验其实并不少,而且财力投入相当大,问题是不成系统化。研制新型号的过程中,严重缺乏可靠而高效的技术和设计储备,各种问题不断——其中大量出现核心设计都需要反复修改的情况,直到设计定型后多年都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可靠性。

10/21 俄制发动机。此外很多型号中付出极大代价获得的经验和成果,得不到系统化的整理和分析,没有转化为基础设计能力的提升,结果换了一个型号就用不上了。

11/21 俄制发动机。而另一方面,美国、英法、乃至于俄罗斯,其发动机研制都有着很强的竞争氛围。甚至就以俄罗斯来讲,其现在的117S发动机也是留里卡·土星和礼炮两家公司高度技术竞争的结果。

12/21 俄制发动机。国内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氛围,举国体制并不能确保航发研制的脱胎换骨——因为从1949年到现在,中国航发一直就在举国体制的模式下发展。(作者署名:候知健)

13/21 俄制发动机。

14/21 俄制发动机。

15/21 俄制发动机。

16/21 俄制发动机细节。

17/21 俄制发动机。

18/21 美国F135发动机。

19/21 局部部件。

20/21 F-35使用的F135发动机进行测试。

21/21 F135发动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