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陆示威?台军IDF战机挂载石眼集束炸弹测试
1/17 近日,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公布了IDF战斗机挂载MK-20石眼集束炸弹的测试照片。
2/17 20世纪70-80年代,台湾当局为了应付祖国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开始考虑从美国引进高性能的战斗机。
3/17 台湾军方将最终的目标锁定在了诺斯罗普的F-5G(即后来命名为F-20的虎鲨战斗机)及通用动力的F-16/J79上。
4/17 客观的说F-20堪称一款性能优异的战斗机,这得益于其采用先进的F404发动机,加力推力可达71.1千牛(约合7255公斤),为其赢得了当时“世界上紧急起飞最快,对地攻击最准”的美誉。
5/17 台先进战斗机计划1983年展开,战斗机定名为IDF(Indigenous Defence Fighter 自制防御战机)。计划总的目标是研究一种防御性的战斗机,针对目标为解放军大量装备的歼-7、歼-8战斗机和对地攻击飞机,力求在质量上取得优势。
6/17 总研制计划称为“安翔计划”,内辖四个子计划,分别是空气动力和机体设计的“鹰扬计划”,先进发动机的“云汉计划”,飞行控制和航空电子系统的“天雷计划”,最后是自行研制空对空导弹的“天剑计划”。
7/17 整个研制计划最终耗费超过10亿美元。最早对IDF进行曝光的是美国合众社于1988年6月24日的一期报道。
8/17 美方派出百余来台赴台,有现职人员,也有退休人员。对于退休人员来说,IDF计划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为他们的退休金增加了不少数字。
9/17 台方还在台中清泉岗营区,专门兴建了供美方人员和家属居住的符合美国生活习惯的社区,生活购物、体育娱乐设施齐全。
10/17 图为台军IDF战机挂弹升空。
11/17 IDF在设计之初统共考虑过四种设计方案,而最终的结果是将四个方案进行了合理的整合,既考虑了气动、结构的先进性,又照顾到了研发的成本及技术风险。
12/17 最终确定的IDF气动外形虽有妥协,但仍具备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
13/17 该机采用了双发、翼下两侧椭圆形固定进气口、中等展弦比中等后掠角中单翼、单垂尾、翼身融合的布局。
14/17 机翼前缘融有全翼展前缘襟翼,后缘为全翼展襟翼,外侧为襟副翼。机体大部分采用金属结构,计划逐步增用复合材料。
15/17 可收放前三点式单轮起落架,前起落架向前收,主起落架向内收入进气道侧面。有着陆尾钩,可利用跑道上的应急阻拦索。
16/17 增压和空调座舱采用航空研究公司的空调系统。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用右侧驾驶杆,装抗高过载大倾斜角座椅,采用马丁·贝克公司Mk12零零弹射座椅。
17/17 1988年12月10日第一架IDF原型机出厂,1992年成军服役;该战机型号为F-CK-1,其中「CK」代表经国二字威妥玛拼音「Ching-kuo」的缩写,并命名为经国号战机,以纪念蒋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