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每半个月进行一次 中巴边境部队竟这样交换情报

1/26 之前曾有报道,中巴边境部队每半个月会交换情报。这张“中巴兄弟品茶照”被网友们笑称为“红旗拉甫边防部队界碑旁与巴安全部队交换情报”。

2/26 红其拉甫边检站前哨班位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海拔51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常年守护着中巴经济走廊。目前这里的官兵们工作生活在第五代营房里。

3/26 营房建设越来越现代化,营房开通了中国电信光纤宽带、高原氧吧、茶吧,还有一处约15平方米的“中巴公园”,官兵们在执勤之余也能感受高原上的休闲之乐。图为红其拉甫边检站前哨班1995年第一代营房车。

4/26 对关注中国边防的人来说,“红其拉甫”这个名字不会陌生。它集无数的功绩、荣誉于一身,带有“红其拉甫”四字的导航站、边防检查站、边防派出所、前哨班等,都成为“业内明星”。

5/26 曾有采访组沿着中巴友谊公路,登上海拔5100米的中国红其拉甫口岸前哨班,还喝上了巴基斯坦边防军人亲手煮制的奶茶。

6/26 “20年前我在这里当兵时,前哨班一共三人,没水没电,一下大雪就与世隔绝。”红其拉甫边防检查站谢柱政委这样回忆自己在前哨班的日子。

7/26 如今,前哨班的小洋楼刚刚落成,屋内暖气充足,设备现代,网线和卫星电视一应俱全,与20年前已是两重天。

8/26 但是,随着国际形势及巴基斯坦局势的变化,这个象征着“国家主权”的小组任务比20年前更艰巨。

9/26 人员、枪支、毒品是所有边境管理者均面临的难题,而红其拉甫前哨班所在的边境地区,三股势力、贩毒及违法印刷品的流动均十分活跃。

10/26 出境人员的复检和入境人员的初检,这是前哨班的两大主要任务。

11/26 历经复杂性与难度都极高的斗争,他们截获了大量意图从边境上越境的毒品、枪支,人员的“内潜外逃”则没有发生过。

12/26 不过,“敌情”复杂但气氛友好,红其拉甫口岸有着“新疆最和谐口岸”的称号。

13/26 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国家友谊。

14/26 来到这里,你会发现,中巴友谊不是官方公文,不是宣传口径,而是十几年来的每日一个拥抱和一杯奶茶。

15/26 站在中国国门前的两块界碑前,记者看到两辆半旧的小轿车从对面驶来。五六名巴斯坦边防军人下车,并笑着向我们走来。

16/26 领头的一位穿着印有“KSF”( 红其拉甫安全部队)臂章,与站在界碑前的政委紧紧拥抱。

17/26 政委告诉我们,这是红其拉甫口岸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18/26 十几年来,双方的边防战士在早晨于边境线上见面,互相拥抱、问好,提出工作的一些问题,双方彼此信任、关照,如兄弟一般。

19/26 2010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来国门视察时,巴方前哨班的士兵身着礼服,列队向他问好。

20/26 新疆红其拉甫边检站目前担负着红其拉甫和卡拉苏两个口岸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边检站驻守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俗称塔防区),地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

21/26 塔什库尔干县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全县边境线长888.5公里(中巴边境599.1公里、中塔边境197.4公里、中阿边境92公里),共有48个通外山口。全县面积5.3万平方公里,共有10个民族,主体民族是塔吉克族,全县人口35000余人。

22/26 边检站最初在距县城100多公里的水布浪沟,1986年迁至距县城80多公里的皮拉力,随后应县委、政府带动县城经济发展的要求于1993年下迁至县城。

23/26 红其拉甫口岸与巴基斯坦苏斯特口岸相通,1982年正式对巴基斯坦开放,1986年正式对第三国开放。两口岸相距210余公里,口岸距离中巴7号界碑约126公里,前哨班海拔5100米,是全国海拔最高的前哨班,在2012年之前曾是全国陆地口岸中监护孔道最长的口岸。

24/26 据统计,从口岸出入境的旅客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入境旅客3万余人,年过货量八万余吨。

25/26 这个口岸为季节性开放口岸,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每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开关,闭关期间政府官员、邮车、双方政府贸易仍可通行,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经中巴两国政府协议,口岸从2013年起4月1日至11月30日开关,较以往提前了一个月。

26/26 多年来,红其拉甫边检站结合长距离孔道实际,探索出了卡点检查、集中验放、首尾监护、随车监护、定点停车、武装巡查的监护方法,加强与沿线边防派出所、乡场政府的联系,形成了全方位、立体的孔道管理措施,确保了对孔道的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