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中国空军运20、伊尔76、运9演练高原战略投送

1/15 6月20日,空军西南某机场,运-20、伊尔76、运9等三种共四架大中型运输机如亮翅欲飞的鲲鹏,昂首向天。7时30分,随着现场指挥员一声令下,空军结合年度进藏物资空中投送任务,展开一场空中战略投送集装化实兵操作保障研练。

2/15 “运-20的列装,标志着我军战略投送能力站在了新的起点,但不是有了大飞机就等于具备了大能力。”空军后勤部领导告诉记者,只有加强以大中型运输机为平台的配套保障体系建设,才能真正提高我军的空中战略投送能力。(图中运-9飞机卸载的为一辆“山猫”全地形车。)

3/15 这次保障研练,运用近年来研究论证、装设备研发、手段创新等成体系成果,集中展示各类保障方式在不同运输机型上的运用,目的就是加快推广空运集装化、装卸机械化、流程标准化的空中战略投送保障方式,提升空军战略投送能力。”

4/15 进藏物资刚运到一架伊尔-76运输机旁,装卸分队就按照各类物资数据信息,利用叉车、堆高机、托盘等机械化装设备,分类进行集装打板。最引人注意的是堆高机,别看体积小、重量轻,一些较重货物在它不知疲倦地举升作业下,很快就完成码垛……

5/15 现场有人介绍:“过去空运物资主要靠‘人背肩扛’,装满一架伊尔-76飞机需要近3个小时,现在采用集装化运输方式,仅需20分钟。”

6/15 一架运-9运输机前,一辆大型物资装卸平台车让记者大开眼界。只见它托举着一辆捆绑在专用空投托盘的空降突击车,举升、传送、摆渡、对接、装载,精准地把空降突击车送入飞机舱门。

7/15 空降突击车在机载绞盘牵引下,沿加装的空投导轨滑行至规定位置,进行系留固定。观摩人员看到,这种全机械化的装载方式仅需几个人协助,极大减轻了人力消耗。

8/15 “这些保障装备都是我们为了解决空中战略投送‘走不快、走不远、走不畅’的瓶颈问题,采取军民融合、联合攻关的方式研发的,推进了与大中型运输机相配套的通用化、模块化、小型化保障装备建设。

9/15 空军后勤部运输投运局领导介绍:“我们还着眼长远,系统梳理保障装设备预研需求,初步形成了30吨装卸平台、加长辅助货桥、货物识别系统、协转集装箱组等保障装备建设发展框架和型谱。”

10/15 运-9运输机是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型战术运输机。该机的设计源于安-12“幼狐”/运-8,但在结构、材料、航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技术革新,可以看作是一种全新的中型运输机。

11/15 运-9与美国的C-130J“大力神”同属于中型运输机,主要指标相近但性能各有侧重。该机方案于2005年北京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亮相,2010年11月央视4台公开报道了运-9性能。

12/15 伊尔-76运输机,是前苏联伊留申设计局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设计制造的四发大型军民两用战略运输机,在运-20服役之前,它曾是中国空军运输机的“顶梁柱”。

13/15 其设计目标是能够运载超过40吨的货物于6小时内飞行超过5,000公里。也可以在苏联境内多数机场设备不全或设施简单的机场起飞,同时要适应苏联不同气候,主要是要克服近极地地区的严寒气候和高加索地区气温多变的环境。

14/15 运-20运输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喷气式军用大型运输机,由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西飞)为主制造,并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运-20与中国空军现役伊尔-76比较,发动机和电子设备有了很大改进,载重量也有提高,短跑道起降性能优异。

15/15 运-20飞机研发参考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并融合美国C-17的部分特点。运-20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最大时速≥800千米,航程>7800千米,实用升限13000米。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