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嘴对嘴:可怕的勃列日涅夫“三重吻”

1/10 作为一个才能平庸、“在各个方面都很弱的人”,勃列日涅夫在他担任苏共总书记的十余年中,留给世界最深刻的印象,或许莫过于“勃列日涅夫之吻”。图为1979年10月4日,勃列日涅夫(左)与东德领导人昂纳克(右)在庆祝民主德国建国30周年庆典上激烈拥吻。

2/10 他的这种吻又被称为勃列日涅夫三重吻,即先亲两颊,然后再亲吻嘴唇。勃列日涅夫“三重吻”如此著名,以至于那个时代的普通中国人误以为接吻是国际场合标准的外交礼仪。1979年10月4日,勃列日涅夫(左)与东德领导人昂纳克(右)在庆祝民主德国建国30周年庆典上激烈拥吻。

3/10 1979年10月4日,勃列日涅夫(左)与东德领导人昂纳克(右)在庆祝民主德国建国30周年庆典上激烈拥吻。

4/10 1979年10月4日,勃列日涅夫(左)与东德领导人昂纳克(右)在庆祝民主德国建国30周年庆典上激烈拥吻。.

5/10 勃列日涅夫与东德领导人昂纳克的亲吻照被艺术家搬上了柏林墙。

6/10 俄裔美国石油巨头阿莫德·哈默,对“勃列日涅夫之吻”相当反感。他写道:随着我们对勃列日涅夫结识的加深,我们也不得不习惯于他在欢迎特殊朋友时那种特殊的方式。我曾经被数以千计的俄国男人吻过,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吻我的面颊。而勃列日涅夫则不同,他表使劲地亲吻你的嘴唇。

7/10 1979年,勃列日涅夫与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谢拉夫热吻。

8/10 对“勃列日涅夫之吻”最深恶痛绝者,莫过于勃氏下面的苏共政治局委员们--毕竟,他国政要毕生至多也不过被勃氏“强吻”数次而已,而苏共政治局委员们,却不得不“上行下效”,时刻致力于将“勃列日涅夫之吻”发扬光大。

9/10 继勃氏之后的两任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都相当痛恨这种“接吻”:安德罗波夫非常不喜欢这种做法,因为他在一次同患病的泽登巴尔(蒙古人民革命党书记)接吻后患了重感冒。契尔年科早就有严重的健康问题,“极容易感冒”,但为竞逐总书记宝座一直竭力掩饰。

10/10 政治局委员们在公开活动中,积极效仿勃氏到处接吻,私下里则常取笑。如1979年6月,勃氏与美国总统卡特会晤签署削减武器条约,出席签字仪式的葛罗米柯与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悄悄话讨论“他们会不会热烈接吻”。图为1968年,勃列日涅夫亲吻捷克总统卢德维克·斯沃博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