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从实验室到田间

1/15 6月5日,在湖南省农科院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吴家梅(左)和同事一起整理从农田取回的土壤样本。  2014年4月,我国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湖南省长株潭地区(长沙、株洲、湘潭)的170万亩耕地成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的首批试点。三年过去了,科研机构在这里对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模式进行实践探索,并对各环保企业提供的产品进行考核及评估。在湖南省农科院的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专家们构建了一整套稻田重金属污染防控、修复技术及管理体系,并从2015年开始对200多个重金属污染稻田修复新产品进行集中的展示与效果评价;在位于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了稻米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的研创并取得进展,大田复测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发展为融合多部门、多学科的“协同创新”。通过一场场在田间的实战性“考试”,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应运而生,并逐步由实验室科研转向大面积推广。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2/15 6月5日,在湖南省农科院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整理磨成粉末状的稻谷样本,准备用于重金属含量检测。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3/15 6月5日,在湖南省农科院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一位科研人员在调整田间降雨模拟试验装置。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4/15 6月13日,湖南省农科院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在长沙县一处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试验田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5/15 6月13日,湖南省农科院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朱坚在长沙县一处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试验田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6/15 6月13日,湖南省农科院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朱坚在长沙县一处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试验田里安装大气沉降物收集装置。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7/15 6月13日,湖南省农科院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在长沙县一处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试验田里工作。这块试验田被切分成小块并编号,用于给各家污染治理企业的产品做实施效果测评。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8/15 6月13日,湖南省农科院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朱坚在长沙县一处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试验田边的水渠里采取水样。作为灌溉水源人工湿地净化试点,这条水渠边种上了易吸收重金属的植物。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9/15 6月23日,在位于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低镉水稻培育的研究员赵炳然(右)在光培室里检查培育的水稻。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10/15 6月23日,在位于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检查培育中的水稻秧苗。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11/15 6月23日,在位于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光培室里检查培育的水稻秧苗。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12/15 6月23日,在位于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检查培养皿中的水稻愈伤组织。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13/15 6月23日,在位于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展示培养皿中的水稻愈伤组织。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14/15 6月13日在长沙县的一处试验农田里拍摄的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生态水利修复系统。灌溉用水通过这套系统进行过滤。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15/15 6月13日,科研人员在长沙县的一处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生态水利修复系统里采取水样。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