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版死星”土卫一:陨石坑直径139公里

1/15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1日消息,土卫一又被称为“弥玛斯”(Mimas)。这张图片显示了土卫一上著名的赫歇尔陨石坑,由于它的存在,土卫一又被戏称为“真实版死星”。这个巨大的陨石坑直径约为139公里,几乎是土卫一直径(396公里)的三分之一。

2/15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的死星。大型陨石坑中央通常都会存在中央隆起,赫歇尔陨石坑的中央隆起高度与地球的珠穆朗玛峰相当。卡西尼号探测器在距离土卫一约18.5万公里的位置进行了拍摄,此时土星-土卫一-探测器的夹角约为20度,图片比例是每像素1公里。

3/15 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的另一张近期的图片,土卫一似乎正撞向土星环,但这其实只是错觉。根据卡西尼号探测器的数据,此时土卫一距离土星环大约有45000公里。

4/15 这张不可思议的图片是卡西尼号探测器在距离土星环约180万公里的位置拍摄的,此时太阳-土星环-探测器的夹角为112度。图片由卡西尼号的窄角相机以可见光拍摄于2016年6月9日,比例为每像素11公里。

5/15 最近的这张照片是卡西尼号的窄角相机以绿色光在2015年10月27日拍摄的,显示了土卫十(Janus,中间较小者)和土卫一(右侧)。

6/15 土星环被阳光照射的一侧,由卡西尼号的窄角相机以可见光拍摄,与环平面角度大约为12度。当时卡西尼号探测器距离土星约230万公里,太阳-土星-探测器的夹角为105度。图片比例是每像素14公里,红圈处为F环较厚的区域。

7/15 如果把地球缩小到网球大小,那土卫一就相当于小孩玩的玻璃球,而土星(如图)则相当于沙滩球,太阳与地球之间则有7个足球场那么远。土星卫星的引力远小于土星的引力,但即使是微小的引力也足以使土星环发生扰动,从而不断形成新的图案。

8/15 卡西尼缝介于土星环的A环和B环之间,宽度(约4800公里)几乎跟金星直径相当。这张图片是2016年1月28由卡西尼号探测器的窄角相机在可见光下拍摄的。拍摄时探测器距离土星约120万公里,图中每个像素代表着7公里的距离。

9/15 作为距离土星最近的卫星,土卫一的存在可能正是卡西尼缝的成因。卡西尼缝内侧边缘受到强烈的轨道共振支配,其内部颗粒公转周期是土卫一的两倍,周期差异导致土卫一持续拉扯这些颗粒,扰动它们的轨道,使它们不断堆积并导致环密度的明显变化。

10/15 当以逆太阳光的方向拍摄时,大部分物体都会变暗。不过令人惊奇的是,此时一部分土星环会变得更亮。逆光视野下,土星的主环变暗,特别是较厚的B环(如图)。

11/15 在10度角拍摄的土星环,从左到右辐射状地向外分布。可以看到C环靠内侧的科伦坡缝和靠外侧的马克士威缝。在C环的左侧是十分暗弱的D环。

12/15 这张图片显示的是B环和惠更斯缝。土星环并非固定不动,而是由冰块、岩石和尘埃组成,大小从1厘米到10米不等。当被阳光照射时,B环看起来会比相邻的A环和C环更加明亮;不过,如果是未被照射的情况,则A环和C环更为明亮。

13/15 这张图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卡西尼缝和A环(以及其中的恩克环缝和基勒环缝),在最右侧是狭窄的F环。卡西尼缝是1675年由乔凡尼·卡西尼在巴黎天文台用折射望远镜观测到的,当时他认为土星环不是一个大型环,而是由多个小环和缝隙组成。整个土星环的跨度大约为65700公里。

14/15 卡西尼号探测器(艺术概念图)在2008年6月完成了探索土星系统的首个4年任务,并在2010年9月完成了首个扩展任务。它将继续进行新的探索,直到明年9月第二次扩展任务到期。

15/15 新的研究显示,土星环和土星卫星的年龄可能只有1亿年左右,远比原先预想的年轻得多,甚至要比地球上恐龙的出现还晚。图中是土卫三,又称“忒堤斯”(Teyths)。(任天)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