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大热天 在温差55℃里工作是什么体验

1/9 7月19日,接近40℃的高温,济南市气象局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在“烤炉”济南,连最低温都高于30℃。 但是,在历城区一栋几百平的灰色建筑里,有一群人穿着棉袄棉裤,头戴毛帽,捂着耳罩,手戴手套,还嫌不够暖,“时间长了,真的受不了,又冷又湿,夏天反而是最难受的,温差太大了”。

2/9 不用怀疑,记者来到了位于历城区的盖世物流冷库。7月份的冷库格外繁忙,一辆接一辆的货车来来往往,运送的是发往各地的解暑神器——冰棍和雪糕。

3/9 越热越忙 雪糕、冰棍流量大 在冷库中负责开叉车的付家言是最忙碌的工人之一,他一天需要进出冷库六七十次,从早晨7点多到晚上11点左右全程坚守,“货来了我就得进去,把货物整理上架,拉货的车来了,我再去把货物从架子上叉下来,方便其他师傅运送。从二月初到八月十五期间是最忙的时候,主要是雪糕、冰棍等冷饮的需求量和流通量太大了”。

4/9 冷库-18℃,室外+37℃,绝对温差55℃ “要保证雪糕、冰棍不变形,现在冷库内部的气温是-18℃。”在进入冷库之前,付师傅穿上了厚重的棉衣,戴上了能把耳朵一起捂住的毛线帽,又拿出了一副手套,“进冷库前,要全副武装,保护好自己。”8年的工作经验让付师傅面对冷库的极端小气候游刃有余,“你们也穿上棉袄”。

5/9 刚从十几公里外赶来的记者正冒着大汗,本想着能进冷库里凉快一下,没成想又穿上了棉袄。跟着付师傅走到冷库门前,温度计上正显示着库里-18℃的内温。打开厚重的铁门,寒气瞬间将人包裹,进入冷库后气温骤降,仿佛置身另外一个世界,抬头看还有晶莹的冰花簌簌落下,头顶制冷的排管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高高耸立的蓝色货架顶部因为离排管较近,早已被扩散的冰霜包裹起来。

6/9 付师傅走上自己的叉车,开始了新一轮工作,运行的叉车将一箱接一箱整齐排列的老冰棍从地上安置到高处,为接下来的存货腾出位置。“一般每次进来工作一刻钟左右就能把活干完,也不会待太久。” 5分钟、10分钟、15分钟过去了......看着付师傅开着叉车稳稳当当地摆放货物,记者拿着相机的双手慢慢被冻得失去知觉,拿出手机看时间,手机触屏已经不再灵敏,好像握着一块不会融化的冰坨子。因为没有穿棉裤、戴帽子,记者的膝盖和脚腕已经开始疼痛,脸更是被冻得通红。

7/9 习惯成自然 “极端”环境也坦然 这个时候,门开了,门口的位置突然喷涌进一股白茫茫的雾气,在灯光的照射下出现了丁达尔效应。朦胧中几个身影走了进来,他们是负责用拖车拉货的娄师傅、张师傅等人。付家言开始配合他们,根据清单将需要拉走的箱子叉下来放置在拖车上,一拖车冰棍儿有二百来箱,大约有一人高,娄秀帅奋力拉起了第一拖车,越接近大门口,路越滑,娄师傅的脚步越艰难,走几步就拉不动了,旁边的工友立刻上前帮忙推了几把。

8/9 记者站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拍照,一抬脚,发现鞋底粘在了地上,几乎每走一步,都“吱吱”作响,有提鞋走路的感觉。大概就像在冬天的东北,用舌头舔铁棍一样。 娄秀帅告诉记者,“习惯了,别看现在里面气温低,像我们一天拉上百趟,里里外外还能出汗呢!汗湿了之后再冰冻,格外酸爽。” 半个多小时之后,记者打算走出冷库,在迈出门口的那一刻,冷不丁地被超过50℃的温差激了一下,打了一个哆嗦,眼镜刹那间布满雾气,擦掉之后又糊一层,只好摘下来。 付师傅带我们进入他们平时休息的小屋,屋子里空调显示室温23℃,但是记者却感觉挺温暖,因为身体完全被“冻透”了,手机、相机冰冰凉,在屋子里它们的表面都结了一层水珠,用纸擦也擦不尽,只好放到桌上让它们物理升温。

9/9 特制版棉衣棉裤是法宝 “我已经冻坏一块手机了,从那以后就长了经验,进冷库不能带手机。”付师傅解释,除了低温之外,因为巨大的温差,湿气也很重,电子产品里进了潮气,也不好用了。 “在冷库工作,夏天比冬天难受,温差太大了,体感温度偏极端,但是夏天反而更忙。” 付师傅又向记者展示公司发给工人的定制版棉裤,“上了岗位就不脱下来了,一共有两层,一层防水面料隔湿气,一层棉料保暖。”付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去拔罐儿的时候,竟然拔出了水,自己身体里的湿寒气太重了。“所以,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全副武装不能少。” 说话间,屋里进来了一位穿棉衣、戴围巾帽子的大姐,她刚刚做完冷库的清扫工作,穿的虽然臃肿,与屋子里短袖、短裤的大家仿佛是两个季节,但是她露出帽子的额发却已经湿成一缕一缕。 他们用劳动和勤奋换来了大家的清凉和美味,不畏温差,不惧“极端”,高温里却遭受冰火两重天考验的他们值得尊敬。 (闪电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