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正月新春舞龙灯 11种舞龙扬国粹

1/11 关于烧火龙,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传说很久以前,丰顺地方来了条火龙,混身喷火,兴妖作怪,从此,土地干裂,禾苗枯死,农民心焦如焚。这时,一对年轻夫妻挺身而出,带领大家凿山引水。然而,水通了,火龙又来了,它张开血口,喷出烈火,烧死年轻夫妇,烤干了水的源头。年轻夫妇留下男孩张共,继承父志,到峨眉山求仙学法。三年后归来,与恶龙苦战三天三夜,用神火将恶龙烧死在洞里,他自己也力竭身亡。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地人民为纪念张共,庆祝丰收,每年元宵之夜要举行烧龙活动。年复一年,形成风俗。图为农历羊年元宵节,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举行了传统的“烧火龙”祈福活动,其声势浩大、独具特色的壮观场面吸引了数万名观众前来观赏,其中不乏港澳台地区和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人士慕名而来。 元宵节当晚埔寨烧火龙现场。一条火龙一般要由三四十个赤膊青年合力手擎,加上鼓乐手、舞龙虾金鱼等人,整个队伍达200余人。

2/11 浙江流行的“百叶龙”,是一种构思、制作均极奇巧的龙。舞者手执荷花灯、荷叶灯、蝴蝶灯,翩翩起舞。人们只见朵朵盛开的荷花,在片片荷叶中飘移、舞动,似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翔。一段优美抒情的舞蹈后,舞者齐聚场中,突然间,一条巨龙在人们的眼前腾跃而出。原来那一朵特大的茶花灯(或聚宝盆),背面绘制的是一个辉煌壮丽的龙头,朵朵荷花紧紧相扣连,组成龙身,片片花瓣,变成龙身上的片片鳞甲,美丽的蝴蝶成了抖摆的龙尾,而荷叶则成了朵朵白云。 图为2017年2月14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兴百叶龙”献祭浙江杭州钱王祭。当日,“纪念吴越王晋封1110周年暨丁酉元宵钱王祭”活动在浙江杭州钱王祠举行,来自海内外的600余名钱氏后裔共聚杭州,恭祭他们共同的祖先三世五王钱镠。

3/11 高跷龙舞是广东雷州先民表现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民俗喜庆舞蹈。高跷龙舞的表演一般是青少年男子,每人脚踩高跷板,头扎面布,身穿开肚衫、统裤古装。一句龙出海、双龙相遇,建立友情、双龙腾飞为主题,舞蹈中有串龙、摆龙、逗龙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龙身道具制作材料为布料、竹器、纸等,形象生动,造型独特。图为2018年2月1日,在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开幕的年货大集现场,农家姑娘们表演高跷舞龙。

4/11 调顺舞草龙为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调顺岛独有的一种民间舞龙,自明代中叶起至清代中期颇为盛行。每年正月例都成为不可少的活动,以舞草龙、网龙为多。舞草龙要挑选20多名身强体壮的青年大汉来表演。图为2017年11月6日,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龙湖广场,参赛代表队在比赛中舞草龙。

5/11 民间舞香火龙常在虫灾发生时举行,点燃的香火插在龙身上,点点火光组成了一条光闪闪的龙在夜空邀游,虫萤追逐龙身的点点火光飞来,“香火龙”穿过街巷,舞至田边地头,飞虫追逐香火,越集越多,突然,舞龙队伍在水塘边停下,猛地将草龙连头带尾,深深扎入水中,水淹没了龙,也淹没了飞扑香火的虫群。图为2017年12月22日,湖南张家界,128米的香火龙迎冬至。当日,正值冬至日,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溪布老街“赶火”民俗活动启动。众多由少数民族表演的火龙、走火海、火技等民俗轮番进行,吸引众人围观。

6/11 醉龙舞又称剪龙、转龙,流是行于广东中山、珠海、澳门一带的舞蹈,因起舞时要醉态朦胧,故名。 过去,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即传说中佛祖释加牟尼的诞辰,广东中山民间就要舞醉龙并吃栾樨饼。图为2017年5月3日,四月八“浴佛节”,广东中山市西区安排“醉龙巡游”,长洲北堡醉龙队在社区街头进行精彩巡演,现场气氛十分火爆,一个醉龙的队员在巡演中非常开心,如醉龙般演出。

7/11 泼水龙是湖南湘西土家族祭神求雨的仪式,一旦出现旱灾,当地头面人物就会出来组织泼水龙,演出极其隆重。表演时有龙头1个,龙身9或11节,都不糊纸,不披布,只通插柳条,取“愿得柳枝甘露水”之意,并有鱼、虾、蚌、蛤等执事陪衬。表演时赤膊者沿街舞龙,围观者以水泼之,舞龙人被淋得全身湿透,以此祈求天降大雨。图为2015年07月21日,湖南张家界,土家“六月六”民俗文化节正式开幕。 市民和游客在泼水龙里泼水祈福。

8/11 荷花龙舞表演起源于清光绪四年(公元1879年),主要分布于泸县西南部的牛滩镇周边地域,已成功申请为“第三批泸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逢年过节,人们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总体表现了当地农民艰苦劳动、精耕细作,喜盼丰收的良好愿望。图为2014年2月4日,一对女子舞龙队在湖南洪江的街道上舞出了象征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的“荷花龙”。当天,洪江区举行了新春十大民俗文化活动,传统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

9/11 作为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芭蕉龙有着深厚的壮族稻作文化底蕴,镌刻着壮民族独特的农耕文明印记,也表达壮族人民祈求风调雨顺社稷安康的美好愿望。图为广西壮族特有的舞龙形式——“芭蕉龙”在一场演出中飞舞。作为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芭蕉龙有着深厚的壮族稻作文化底蕴,镌刻着壮民族独特的农耕文明印记,也表达壮族人民祈求风调雨顺社稷安康的美好愿望。

10/11 舞麻龙流传在四川济州龙溪一带羌族人民之中,是祭祖中的一项体育活动。来羌族人民对舞麻龙这项活动加以改进,剔去糟粕,取其精华,保留了耍花棒、龙凤相会、神棍戏麻龙、跳神棍、麻龙追彩霞等套路动作。图为羌族儿女在新北川迎接新年春节。 舞动一米长的“麻龙”是羌族人独有的欢度节日方式。 四川,北川,重建,地震,新年,元旦,新春,龙年,生肖,中国龙,节日,祝福,习俗,民俗,演出,文艺,历史,

11/11 水上舞龙。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神秘湖景区,一批游泳爱好者在湖面上表演“水上舞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