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玉舞芳华 六载春秋

1/106 玉质极佳,素洁且细润。牌型中正大气,边线方圆相济。正面浅浮雕观音法相,形容静穆,身形部分写意处理,莲花萦绕其上,衣纹处理精细。作品线条生动飘逸、流畅自然,点、线、面结合,互为映衬,相得益彰。背面镌文:慈因积善,济世造福,右侧阴刻“天蜀镌文”四字。

2/106 颇为难得的白润玉料,油性和细度极高。正面图形皆为翻腾的浪花,显示出不可遏止的力量感。简约线条和起伏的立体块面结合,不仅层次丰富,更是力与美的完美呈现。背面顶端为一只硕大的游鱼,作品正面浪花翻腾的谜底至此揭开,正反面图形布局的呼应可谓浑然天成。

3/106 种水通透的冰种飘花翡翠。作品正面上端以写实手法雕琢出一条矫健的蛟龙,蛟龙须发及爪牙都活灵活现,镂雕工艺的运用让水、色效果呈现出最佳状态,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作者创作手法的熟稔精到。下端绿色部分处理成如意状,并在背面琢刻成串钱币,二者结合寓意金钱如意。

4/106 绿色飘花翡翠,种水佳,细腻度高。根据原料形状雕琢莲藕、莲蓬和花叶,其中莲蓬部分的绿色尤为阳正,将自然的勃勃生机烘托得恰到好处。另外就是两个嬉戏的童子,表情天真,形象极为活泼生动,带有浓烈的明清童子风格。作品静动相和,田园清趣自此渲染,观之令人倍觉赏心悦目。

5/106 “麻姑献寿”是传统题材,作品中的麻姑骑坐在灵鹿上,手托寿礼,灵鹿口衔如意灵芝,疾步而驰,人物和动物的造型皆优美、流畅、自然。周边镂雕的树木葱茏,亭台隐现其中,将整个场面营造得更加丰满,也塑造了静谧美好的情韵。

6/106 立鸟壶原型为战国青铜立鸟壶,作品据此仿制,别有新意。此壶独特之处是盖上有盖。盖、底均饰立鸟,中部隆起的壶盖边缘,蹲踞三对展翅欲飞的雏鸟,口微开,似鸣叫。壶盖中心上加浮盖,浮盖上有圆台状钮,钮之顶端站一只双翅舒张、引颈高鸣的鸿雁。

7/106 此炉腹大于口,炉身饱满。炉耳作兽首,兽首雕刻细致入微,气势逼人。炉身于上端环状饰夔纹,纹饰规整,深具青铜器意味。作品圆润有致,典雅大气,堪称炉瓶的典范之作。

8/106 几乎无瑕疵的莹润玉料,略带洒金皮,恍若带有沁色的古玉,耐人寻味。作品仿礼器琮的造型,内圆外方。琮体切割规整,中孔对穿,中接处留有两层。器表浮雕兽面纹,一大一小,形制不尽相同,于细微处见精神。钤印:纤。

9/106 青玉籽料琮,仿制良渚文化玉琮形制,造型端庄厚重,体现典型的东方艺术品气质。玉琮四周所配的四枚和田玉印章,均以寓意辟邪护身的四灵为题材设计章钮。精美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巧妙地将四灵融于方寸之间,描述出人们期盼美好安定生活和得到四灵护佑的美好愿望。

10/106 充分利用玛瑙丰富的色泽俏色巧雕,凭藉细致入微的刀笔和灵巧备至的布局,将大鸟觅食归来,雀巢一片欢腾的场景生动还原,栩栩如生。只有现实生活题材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天真意趣,让作品具备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11/106 寿山芙蓉为石中之后,温润可人,色彩瑰丽。作品立体雕少女伏卧在清溪旁的岩石上,少女形容曼妙,姿态婉丽,左手支首,若有所思。潺潺溪水将少女身体包围,不时迸出晶莹剔透的浪花,接而流向岩石下面的远处。作品情景交融,人物刻画尤为出彩。

12/106 此组作品创意独到,集中了多种古典文化元素。光是纹饰就选用了饕餮纹、回纹、云纹、博古纹、海水江崖纹等,丰富异常。形制方面更是融合了玉璜、玉戚、玉斧等各造型。青铜纹饰、梅花和太极的题材选取让作品古意盎然,精湛的技法也还原了作品的沉穆雅致的气质。

13/106 田黄、鸡血相容,深具油脂光泽,品质绝佳。作品以田黄部分勾画场景,描摹出耄耋老者携垂髫孩童悠游林间的情境,老者神情欢乐放达,孩童活泼天真,充满天伦之乐。山间岩石嶙峋,岩下清流潺潺,草木正以最后的丰盛姿态示人,秋日郊野的美好尽在画面中呈现,却又比画面更加悠远。

14/106 此作俨然有“大禹治水”山子的风范。作品就布局而言,堪称出神入化。山石、草木、河流、亭台、人物、飞鹤、桌案等景物根据石料特色一一铺排,丝毫未显杂乱,秩序井然,层次分明,营造了浩淼的山水万象和情趣无边的子孙之乐。

15/106 此组作品的三件每件景色各异,可是却又彼此相连,浑然一体,宛如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尤为令人称道的是正反面皆入画,正反呼应,深化了主题。

16/106 圆雕大象,大象体态浑厚,头部饱满,鼻子健硕。大块面和细线条结合,对比明显,将大象的形象写意勾勒,神韵尽在其中。大象鼻子喷出的水流激荡出美丽的水花,这一细节的处理让作品更显生动。大象背上的猴子顽皮异常,不时抓挠大象的蒲扇大耳,令人捧腹。

17/106 种、水、色俱佳的翡翠料。作品为一件玉玺,钮的白色部分立体雕螭龙,极尽写实风范。螭龙腰身及尾部蜷缩在红色部分雕琢成的云层中,正是这样的处理,使其仿佛蕴含了无穷无尽的力量,螭龙的蓬勃英气可见一斑。

18/106 老坑冰糯种蓝水翡翠,体量硕大,颜色分布均一,质地细腻,品相完好。瓶体典雅端庄、厚实沉稳。瓶盖上方作狮钮,立体雕雄狮形象,刻画细致生动。瓶耳作龙形,气势威严。素面瓶体和繁复瓶盖、瓶耳彼此映衬,一张一弛中呈现非凡的视觉张力。

19/106 寿山芙蓉石品相完美,色泽艳丽饱满,颜色过渡自然。作品选取现实题材,运用立体雕、圆雕等手法精细琢刻,刀笔游走处景致栩栩如生,让人恍若见到真实场景一般,和作品产生情真意切的共鸣。作品浑然天成,极富生活情趣。

20/106 玉料纯净无暇,油润洁白。渣斗器形秀丽,结构比例协调,瓜棱齐整均一,面型圆润饱满,几近天成。斗体素净,口敞而腹收,斗底作饕餮纹底足,寓意祥瑞,古意盎然,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精品。

21/106 简约大气的典范之作。执、盖、流组成写意的凤凰造型,风神暗敛,壶形优美。器表不施痕迹,光洁的快面将玉质之美展露无遗,人工之美与自然之美天衣无缝的结合。

22/106 作品分为三件,第一件主要雕琢一对鸳鸯在莲叶间嬉戏的图景,第二件分别处理成莲藕、莲蓬和口衔铜钱的金蟾,第三件则刻画蜻蜓栖落在莲蓬上的样貌。三者为同一题材,并且有白色的莲蓬贯穿,天然浑成。底座部分同样为红木雕琢的莲蓬、莲叶,与作品相互呼应、融合。作品钤印:富。

23/106 丰富的颜色决定了独山玉玉雕作品讲究俏色的艺术手法特征。芙蓉色部分雕琢的花骨朵繁多而俏丽,黑色作为山石主体也极为恰当,几只鸟雀更是成为了繁花丛中的点睛之笔,春意盎然的氛围呼之欲出。

24/106 作品在传统的扬州山子雕手法之外别开新象,保留“保型掏洞“手法的基础上,挖空一部分背底,让镂雕之树木高于构图面,由此物象更加具体,层次更加分明丰富,手法堪称大胆,创意堪称独到。

25/106 此组作品综合运用亮光和哑光工艺立体雕出三圣形象,从人物表情到衣饰均纤毫毕现,线条精密,块面优美,显示了作者对水晶佛造像题材的驾轻就熟。紫檀、绿松石、珊瑚和象牙结合打造的火焰状背景及莲花台庄严宝座与作品本身浑然天成的融合在一起。

26/106 此作刀笔简约,大面积留白,仅在中下部分高浮雕出松枝、耸立的岩石和垂首进食的骏马。虽然景物寥寥,可是林间情致深浓,洋溢着闲适与宁静,深得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笔意,境界非凡。

27/106 作品对人物形体结构的把握十分精准,对人物各部分的处理也颇具特色。耄耋老者面容慈蔼祥和,单手捋须,衣袂飘扬,显得仙风道骨。身体部分夸张手法处理,延续了罗汉等传统题材的手法,运用得宜,更添福瑞之意。皮色巧雕的灵芝,身旁立体雕点缀的葫芦瓜果再一次将主题深化。

28/106 翡翠种质细腻,颜色别具特色。运用圆雕和立体雕俏色出少女像,少女着高领服饰,戴头巾,面目含春,清新秀气,手抓头巾的动作又透露了少女羞涩的个性,实为点睛之笔。头巾上方附着的叶子由脏绺部分雕琢,堪称化腐朽为神奇。

29/106 作品依循原料形制雕琢,保留洒金皮色。主体部分的观音法相慈穆、体态丰腴,延续了唐代观音造像的风格。因为借鉴了山子雕的技法,观音形象更具立体感和纵深感,让平面化的插牌有了无尽的层次,营造了深邃的意味,与佛教气氛恰合。

30/106 白玉瓶呈葫芦状,葫芦谐音“福禄”,因此也是传统器皿中常见的一种 形制。此作继承了传统玉雕艺术的精髓,工艺严谨,比例协调,瓶身内壁薄厚匀一,整体气质端庄大方、敦厚沉稳。

31/106 此作在设计上别具匠心,仅以浅浮雕刻画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图景,将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精髓融汇其间,同时并不因为景物的表现而破坏石料天然的纹理特征,将山水之情表达在若有似无之中,令观赏者初看只见石纹的朴茂天然。

32/106 枫桥夜泊是玉雕中常常出现的题材,多见以写意为主的作品,此作不落窠臼,以细腻的刀笔,详实的刻画了这一经典场景中。

33/106 此作形制敦厚圆融,人物身体部分的块面非常饱满,将关公孔武有力的特征表现得十分传神,脚下的山石线条硬朗,充满铿锵之韵,隐喻着关公性格中的刚毅果敢和正直忠义。作品造型刚柔并济,和谐悦目。

34/106 玉质细润无瑕,色泽柔和匀一,雕琢成坐禅的观音,更有静穆、沉宁的艺术气息,令人回味悠久。多处镂雕技法的施用丰富了作品层次,加大了情境的空间纵深。人物造型的设计汲取了中国古典仕女画的美学精髓,饱满圆润,体态闲逸,衣饰轻软,观音出尘超脱的气质一目了然。

35/106 油润、莹白的上好和田玉,细腻无暇,色泽匀一。作品造型和神韵十分复古,流畅的线条中亦可见作者对传统工艺的良好继承和精湛发挥。人物面部和身形中的多处弧面皆处理得准确饱满,线面结合自然从容,将玉质之美进一步彰显了出来。

36/106 作者以巧妙的构思,使得玉料上浓艳的皮色全部填充于花团锦簇的吉祥图景之中,喜庆祥和之气分外突出。优美的情境中,两只锦鸡立于花叶,双目炯炯,顾盼神飞,身姿轻盈,华羽熠熠,尤其长长的尾羽在流畅的线条中备显柔美。

37/106 此作大胆颠覆传统观音一贯沉静、安详的造型,以交脚而坐的身姿尽显威严。不仅身形比例严谨恰当,造像开脸也处理的精准、和谐,面容饱满,眉眼婉柔,兼具圣灵与慈悲的气质。作品下部,莲花盛放,瓣瓣莹润,薄厚适宜,既饱含勃勃生机,又不失轻盈灵动之感。

38/106 玉料质地细腻莹润,雕作端庄矜秀的龙凤双耳瓶,在饱满的弧面和圆畅的弧线中将白玉的天然美感充分彰显出来。作品比例和谐,圆润的瓶腹并未破坏瓶身修长、俊秀之感,龙凤呈祥的纹饰优美悦目。瓶耳设计巧妙,由两个长鼻象首各挽一套环所构成,工艺细腻精美。 寓意吉祥。

39/106 作品取材“庄生晓梦迷蝴蝶”的典故,以简明的线条勾勒出庄生拥枕而眠、酣然梦迷的情态,逼真传神。作者巧妙将玛瑙原石上分布无章的天然俏色刻画为起舞翩翩的蝴蝶,可谓“顺色立意”的构思典范。朴茂的自然意趣与作品主旨中所蕴含的道家哲思彼此呼应,韵味悠长。

40/106 玉料品相极佳,堪称羊脂,作品由两位国家级玉雕大师共同设计完成,牌 面诗文字体亦出自四位著名书法家,可谓集大成之作。牌型工整,薄厚适宜,雕花端秀,气韵清贵,无论是菩萨庄严宝相还是山水圣境,一线一面皆极尽考究,笔走龙蛇,辞达意远,将敬天礼佛之本心表现的淋漓尽致。

41/106 主要由黑白两种色泽构成的玉料在作者精心的构思下被完美利用,生动呈现了一群南阳娃欣喜嬉闹的情态。黑白分明的布局和刻画,使得作品本身充满了素描画一般的写实之韵,质朴逼真。作品将独山玉的质地特征与中原文化中的乡土情结完美融汇在一起,取材农村生活,提炼真实人物情感。

42/106 玉料质地细腻,油性十足。作者将正面雕琢出层次分明的松石和楼阁,在景物布局和构图疏密上皆有很好的把握,高超的镂雕技法亦实现了每处细节的立体感,给人栩栩如生的视觉感受。背面大面积的淡金皮被保留下来,脏绺处被巧妙处理成与正面相呼应的风景。

43/106 一改传统炉瓶的形制,广口窄足,瓶身修长,新颖的造型与碧玉沉稳的色泽相融合,备显端庄大气。此作不仅继承了苏邦薄胎工艺,且在纹饰设计上大胆创新,融汇了美石坊的品牌风格,古今元素的碰撞使得作品艺韵别致,立意新巧。

44/106 白中见翠的玉料,绮美难得,将翠色化用在浅浅浮雕的莲叶上,形韵相和,妙趣横生,令人恍然嗅到莲叶的清芬,顿显意境幽雅。翠色将两片插屏中的空间连贯起来,使得看似彼此独立的图景有了紧密的关联,无论双鹭鸶还是菩萨都处在青莲围绕的优美情境中。

45/106 作者将这块玛瑙原石的所有天然色彩完美利用,将不同色泽化蕴在不同的视觉空间中,层次分明,妙趣横生。即使是处在同一平面的人物和景物,也错落有致,神形兼备,尤其不同的罗汉还有着细微的情态差别,十分生动。

46/106 作品展现了《红楼梦》中关于十二钗的经典情境,以精湛的浮雕技艺将不同女子的心绪和情态表现的生动传神。她们或伤春悲秋,或似有心结,气氛沉宁的图景中,呈现了女子本身的美好品性,又暗伏着她们命运的悲凉和寂寥。

47/106 作品很大限度的保留了水晶原石的天然轮廓、皮色,力求充分体现自然造化的美丽和神奇,也实现了水晶圣灵之气与佛造像之间相辅相生的天然关联。在图景的刻画上,作者以简明的线条浅浮雕出三圣的身姿和形态,却将背景环境大大简化,以写意的表现手法营造了一种幻境。

48/106 简洁明快的器形落落大方,各处比例和谐,内壁薄厚适宜,均匀圆融。玉料中的一抹俏色被巧雕为一只蟋蟀,须足毕现,身姿轻灵,情态生动,可见作者雕工之精湛、匠心之细腻。

49/106 质地匀实细密、色泽鲜亮耀眼的南红玛瑙,本身有着华美大气之感。雕作三件小巧的容器,并在造型上大胆创新,在局部铺开繁复的纹饰,既烘托了兽面的神武 之气,又呈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精湛雕工。且三者之间,有着彼此呼应的形制和神韵,可谓构思精巧。

50/106 此作中,玉料色泽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江畔的楼阁、树林、土路皆顺色而成,自然逼真。远近透视的关系处理的准确到位,细节刻画严谨细腻,江南四季葱茏、风物繁华的典型特征都被全面的展现了出来,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实现了婉约韵致的传达。

51/106 玉料通透,色泽鲜丽。丰沛的作品内容层次分明的布局在玉料周身,繁 而不乱。作者以精湛的镂雕和圆雕技法细腻的构造了楼阁、烟云、山体、草木的纷繁形态,线面的衔接和过渡顺畅自然,可见刀笔从容。

52/106 作品完美遵循了玉雕艺术中“因材施艺,顺色立意”的创作原则,将独山玉原石的天然形态和色泽巧妙化用,呈现出山林苍莽,流岚聚瑞的磅礴景象,生动逼真。白、青、黑三种色彩的分布层次明晰,在作者精心的构思下各成韵致,错落生趣。

53/106 作品形似琵琶,造型流畅,饱满圆润的瓶腹与修长、俊秀的瓶颈相得益彰。恍若蝉翼般的薄胎将碧玉的天然美感充分表露出来,瓶壁细腻莹润,彰显一流的掏膛工艺。花纹中西合璧,设计巧妙,疏密得当,左右对称工整,细腻流畅,侧面延伸出的卷叶含苞双耳更是点睛之笔,与瓶身融为一体。

54/106 作品保留水晶天然的轮廓皮色,充分体现了自然的造化神奇与原料本身的“佛缘”。“不动”者,乃慈悲之心无可撼动;“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乃驾驭一切现象者。明王三头六臂。

55/106 佛像部分,柔润圆滑,祥和唯美,体态俊秀,形神兼备。缠枝部分,流畅大气,极力展现曲线之美,却又不乏力度;写实精细,展现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玉质通透,佛像与背景的些许色差,更加凸显主体。作品完整,造型比例适中,雕琢精美,堪称传世佳作。

56/106 相传秦穆公之女名弄玉,其吹笙宛如凤鸣。一天夜里,弄玉吹笙,有和声传来,余音美妙,游丝不断。秦穆公后派人找到了这个少年——萧史。从此,弄玉、萧史伉俪箫笙应和。作品将萧史吹箫之声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之衣袖与萧声融汇为一,悠然升乎空中,四周祥云缭绕。

57/106 “有鸟居丹穴,其名曰凤凰,九苞应灵瑞,五色成文章”。玛瑙天成之颜色表现在此凤凰上恰如其分,正应古人“凤凰五色”之说。作者相工巧妙,其不仅仅是俏色,玛瑙的层层颜色化作由凤而生的层层韵味,天然向心的纹理正如凤凰浴火中涅槃的光彩,作品也如凤凰般在浴火中得以永生。

58/106 作品分别描绘了不同季节的苏州十大胜景,玉料品质极佳,画面在羊脂般的温润与作者精湛技艺的刻画下表现出姑苏独有的历史气质和人文风貌。玄墓晚钟、虎山桥月、石湖烟雨、枫桥夜泊、蟠螭春色……每一处景色都是一段传奇。作品背面雕刻与之相关人物所题诗词。

59/106 寒山与拾得本为唐代两位隐僧,亦是后人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寓意着吉祥和美。作品设计精巧,工法独特,黄龙玉由深到浅的色调画作仙风道骨、拘泥可爱的两位高僧与清风碧烟、混沌无极的背景。夸张生动,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把寒山、拾得行迹怪诞、言语非常。

60/106 碧绿的树林草丛,成群飞过的红色和绿色的蝴蝶,辟邪一家三口,共同构 成了这组和谐的景象。小辟邪懒洋洋地卧在母亲的跟前,好似正与其话,另一只辟邪正目视前方草丛中的蝶群。且先不说和田玉质的温润细腻和动物雕琢中的俏色运用使之更加生动活泼。

61/106 作者巧妙地对两种颜色进行布局。母亲跪坐,手持书籍为孩子们讲故事。两个孩子依偎在母亲身旁,笑容满面地听着母亲的诉说,就连过路的蝴蝶与池中的莲花都静下来一同听起了故事,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从侧面映衬了母爱的伟大。作者将人物表情刻画得极具感染力,母亲的慈爱,孩童的天真

62/106 作品整体雍容大气,具有敦实厚重的皇家风范,瓶身雄浑圆润,耳部由象鼻首各套接一圆环所组成,瓶口瓶盖咬合严密,比例适当,盖上座龙双目炯炯有神,龙口微张,气宇轩昂,颇有帝王雄踞中央之气。颈部一块俏色为点睛之笔,打破瓶身的对称却又不失和谐之美。

63/106 玉料圆润无瑕,堪比羊脂。佛祖释迦牟尼端坐莲花宝座之上,施降魔印,庄严静穆,姿态安详;上有大鹏伞盖遮蔽魔障,荫护众生;莲花座下众生聆听佛法,大法圆轮万劫不息;文殊普贤与十二佛传故事点缀两侧。作品整体浑圆如一。

64/106 信马由缰乃人和马交流沟通的最高境界。作品俏用玉料天然的皮色,营造出大漠胡杨,人物风尘仆仆之象。观其服,辨其冠,似正奔驰在中原与西域间的驿使,骏马矫健生风,蹄间三寻。作品背面浑然有致地刻着“信马由缰”四字。

65/106 作品立意巧妙,俏色得当,一江南女子端坐在窗前,正看着窗外滴沥的雨珠,身旁绿叶与俏色的窗帘在风中微微颤动。视线延伸,玉牌背面写着“雨点在夏天的新叶上滴沥”,极大的“雨点”两字和狂放不羁的字体依稀诉说着窗外的雨势,滴沥在窗前女子的视线和意境之中。

66/106 此作最大的亮点是将磨砂工艺运用得恰如其分:磨砂改变水晶的折光效应,在使水晶造型可繁可简的同时,不必担心视觉上的“混乱”。加之,磨砂部分和通透部分的比例、分布和对比,彰显作者独运的匠心。此外,对北极熊生动传神。

67/106 花鸟一直是玉雕创作中长盛不衰的题材,荷花更是创作者的心头所爱。正因如此,这类作品在天工奖上屡见不鲜,但此作以神韵取胜。整体布局合理,花朵安放得错落有致,有极尽绽放、含苞待放等多种形态,显示出自然的丰富美妙。

68/106 翡翠原石色彩浓烈艳丽,以“敦煌飞天”壁画为母题,结合玉雕特有的语言,作品传达着昭然飞扬之感。采用圆雕、镂雕等多种方式,生动地描绘飞天图景,人物身材修长、眉目清秀、嘴角微微上翘,周遭云气漂流,营造出自由欢乐的意蕴,显示了作者的细腻心性和卓越工艺。

69/106 作品以佛教文化为脉络,主旨一目了然。玉质细腻,白度上佳,润泽如油脂。题材传统,但构思设计别出心裁、不落窠臼,流畅的线条和简约的造型最大限度地展示原料本身的美感,这一切都赋予作品浓厚的现代气息,显示出作者师古不泥古的品性和不为常人揣度的匠心。

70/106 这件高邮瓶稳重端庄,颇有“皇家重器,秉天承礼”的气韵和风格。玉质细腻,温润而泽,色调柔和均一,原料显示出极强的美感。瓶身饱满匀称,抽象化的兽面纹被安放在瓶身下部,成为点睛之笔,却毫无喧宾夺主之感,清雅大方。

71/106 台山玉是近几年的新兴玉种,具有细腻均一的质地。这件由台山玉雕就的作品透着玄幻的意味,如流水般的纹理中隐隐透着一个人的半张面孔,寓意“时间能模糊一切”、“青春易逝”。半个象征时光流转的轮盘上,刻写着“子丑寅卯”,一位沉思的老者留给观者意味深长的背影。

72/106 独山玉色彩丰富,在创作中赋予作者很大的自我发挥空间,用它来雕就山子恰属物尽其用。原石本身就如同一座“印象派”的山,带给人莫奈风景画的艺术美感。作者以绮丽的山石,逼真的树木、雅趣的情节等构建山上的别致风情,想来是花费极大神思的。

73/106 黄龙玉油润细腻,颜色丰富,在创作之际可能带来更加丰富的感思和体悟。众所周知,丹顶鹤一向是传统文化中君子、雅士的代表,这件作品以质地上乘的黄龙玉刻画十八只丹顶鹤,色泽明丽、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群鹤卓然而立,虽流溢着相同的清高气质,却不是千篇一律。

74/106 十大名花指兰花、梅花、牡丹、荷花、菊花、月季、桂花、杜鹃、水仙和茶花,分别蕴含着不同层面的精神文化底蕴,有着深厚而浓重的历史内涵。就这件作品来说,能做一组插排的上佳玉料本身就是十分难得的,加之作者以无可挑剔的工艺。

75/106 作者依料造型,最大限度让大体积的无暇玉料显示出本真的质感。玉料的细腻白润与观音圣洁端庄的气韵吻合。观音的造型清丽,结跏趺坐,端庄华贵而又姿态俊逸,有佛家清净不染、庄重肃穆的大美。佛陀化身的白鹦鹉静栖树枝,似向世人讲经说法。

76/106 四大佛山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在它们源远流长的兴始发展中,不仅生动详实的记录了中国佛教起落兴衰的过程,也展示了佛教文化的灿烂和进步。

77/106 作品方圆有度、比例严谨、形制整饬、品相上佳,修长俊逸的器形将翡翠十足的水头、清丽的色泽表露无遗。瓶壁细腻莹润,彰显一流的掏膛技术。花纹设计巧妙、疏密得当,侧面延伸出来的象耳更是点睛之笔,不仅与瓶身融合得恰到好处。

78/106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籍,配有图画,这件作品以此为创作主题,昭扬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原料质地润泽均一、白度上佳,作者工艺考究、一丝不苟,细腻的笔法、繁简适度的细节处理将传统工笔画的韵致表现得动人心魄。

79/106 作品为一尊圆雕的观音立像,整体结构比例协调,动态生动自然,线条流畅而富于变化,衣饰飘带层次分明,技艺水平高超。而作品所选用的辽宁析木玉,玉质细腻温润,黄绿色调均匀统一,与表现对象宁静慈悲的内在气质天然契合,有着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80/106 作品题材传统,但表现手法新颖,佛祖和菩萨的法相因循传统制式的基础上略有变通,但仍保持了韵致上的圣灵、庄严,不完全对称的牌型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繁简得当的科华中可见作者深厚的美术功底和独到的艺术理念。牌背的纹饰和刻字亦给人工整、精制的感觉。

81/106 白玉色泽均一,质地细腻温润,品相上佳。作品器型稳重饱满,大气端庄,内壁均匀,开口圆润,可见工艺之熟稔、精良。器身上的高浮雕图景分外灵动,鸟雀羽翅轻盈,翩翩翱翱之姿令人赏心悦目,局部的镂雕处理细腻精致,柔美的线条极富艺术感染力。整体观之,素雅不失高贵,美感十足。

82/106 预料体积相当,皮色鲜明,玉肉细腻白润,作者保留了原石的大部分天然轮廓,汲取北派山子端庄大气的风格,以层叠的景物层次和充沛的细节塑造传达出了恢弘的气势,营造了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圆雕、浮雕、镂雕技法的交叠使用不仅彰显了工艺之精湛,亦使景物细节变化多样,灵动传神。

83/106 作品题材朴素温馨,以速写的线条精准的勾勒出各样的景物的传神质感,无论是人物的衣料的柔软、蕉叶和葫芦的摇曳、房檐茅草的细密,还是石板地面的冷硬均表现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尤其人物巧手以盼的神态分外生动,感人心怀。

84/106 青玉色泽柔和、醇厚,质地紧实均匀,油性上佳,品相悦目。作品器型敦实饱满,圆融大气,气韵素雅、野逸,又不失沉厚、稳重。线条柔和流畅,块面工整,过渡自然,壶柄上的纹饰大方简约,也有防滑的实用功能。壶盖和盖口咬合严密,内壁均匀,备显工艺精湛。

85/106 “三世佛”是指中央释迦摩尼佛、东方药师佛和西方阿弥陀佛,分管娑婆世界、众生健康和极乐世界,是众生的教化者,以其大愿解人危困,施与无量功德。 三块玉牌在形制和韵致上有着一以贯之的近似、和谐、牌型端正,薄厚适宜,纹饰清新典雅,

86/106 玉质匀白细润,油性上佳,色泽柔和悦目。作品将瑞兽挺拔昂扬的体态特征融汇在器型的塑造中,并以精心的细节设计呈现出分外生动的视觉效果。手柄呈龙形,叵I:3似凤喙,古雅的形制颇具战汉之风,又隐喻着“龙凤呈祥”的吉庆口彩。

87/106 玉料本身色彩丰富,艳丽,且分布无章,作者以巧妙的匠心将所有色彩恰到好处的呈现为不同的景物细节,又以细腻的玉雕精准的传达出景物逼真的质感和情态,荷花的娇美,荷叶的轻盈、昆虫的灵动皆给人以充满惊喜的视觉效果。底座的设计更是融汇了现代艺术风格。

88/106 作品玉质匀实细腻,色泽醇浓均一,更兼体积相当,是难得的好料。花瓶周身布满繁复精细的缠枝纹,构图工整,细节考究,整体观之古雅娟秀,又不失端庄大方,韵致看成唯美。器型上,瓶壁均匀,纤薄透光,对称性极佳,瓶口瓶盖咬合严实,可谓工艺精绝。

89/106 作品取材于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中的诗句,作者以高浮雕的手法表现将军雪夜策马追敌的情形,化抽象为具象,生动传神。哲哲准确把握了原诗的思想主题,整体刻画简洁到位,驰骋飞奔的将军威武勇猛,并不复杂的画面却呈现出豪迈雄壮的气势,手法技巧之高超不言而喻。

90/106 水晶晶体澄澈,清透无暇,色泽纯粹,品相上乘。财神法相传神,一台万方威严,比例精准,气韵不凡。细节丰沛,层次明晰,繁而不乱,线条柔畅,灵动,块面弧度皆恰大好处。磨砂和抛光工艺的叫爹使用备显工艺纯熟,且将图景细节凸显的分外精美。

91/106 作者打破了传统牌佩、把玩件的界限,将不同形制的小件融为一体,生动呈现出《法华经》中“龙女成佛”的典故,意境空灵澄净,让观者心生静穆。人物周身环绕宝伞、金鱼、吉祥瓶、妙莲、法螺、吉祥结、胜利幢、法轮八种法器。整件作品立意高远,构思奇巧。

92/106 作者俏色巧雕出荷塘一角的景致,只见残荷半萎,荷叶上趴着几只青蛙,似要蹬腿跃起,极富动感。一旁的妙莲或盛开,或含苞,更有成熟的莲蓬,怀抱细密的莲子,上落灵动的蜻蜓。整幅画面极富自然生趣,且将玛瑙繁多复杂的色彩展现得淋漓尽致。

93/106 玉牌牌形中正大气,简约牌头更添几分古朴。翡翠清透如水的质地呈现出空灵的视觉效果,点点飘绿恰如翠竹秀雅,别具自然生动之态。作品线条洗练,雕工简约,素雅精致。

94/106 大威德金刚是密宗本尊之一,因其能降服恶魔,故称“大威”,作者俏色雕出金刚忿怒相,九面代表佛陀的九类教法;三十四臂再加身、语、意,表菩萨佛的三十七道品;十六条腿象征十六空相,其中右八腿屈,压八天王,寓意八成就,而左八腿伸,压八女明王,表示八自在清净。

95/106 牌形中正大气,边缘天然的形状更添几分秀巧。牌面留皮满雕山水景致,艳丽的皮色让人如见秋日山林。作者用工笔画般细致的手法精细雕出远山隐隐、高耸的松树、策马奔腾的人物,定格了诗词中最富韵味和吉祥寓意的画面,意境幽深宁远,引人发怀古幽思。

96/106 作者以组合件的形式,用立体雕塑的手法雕出文臣武将的形象,人物形态特点分明,武将的肌肉块面与线条丰富优美,留白以龙纹与虎面纹为饰;文臣拱手作揖,散发温润儒雅之气,平面浮雕与立体造型相结合的手法令作品古今相融,刚柔并济,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97/106 作者用一个个块面表现出怪石嶙峋的画面,相较于传统山子的表现手法,更富现代简约美感。作品色彩清丽,颇具禅意的画面,尽显清雅之感。

98/106 作品器型仿青铜器,造型中正庄雅,壶足为四只太阳鸟,与壶盖上环绕的鸟儿遥遥相应,加之对称的兽面双耳,整体呈现出周正、庄重的美感。作品的薄胎工艺纯熟,内壁均匀轻薄,壶身装饰组合变形的古朴纹饰,尽显精致玲珑之感。

99/106 作品依据传统形制雕刻而成,绿度母坐于莲花月轮上,左腿单坐,右腿向下舒展,踏在莲花上,寓意随时准备起身救度苦难众生。 细看其形貌,身形窈窕,面容端丽,身着华美天衣,头戴小五佛宝冠,身佩璎珞,极具华贵富丽、优雅慈和之感。

100/106 山子以完整籽料雕刻而成,体量硕大,油润度佳,十分珍贵。作者运用深浮雕、透雕、圆雕等多变的技法雕琢出一幅仙境图,观之飘逸浪漫。作品法度严谨,意境高远,可谓工形神兼具。

101/106 易元吉为北宋花鸟画家,尤以擅画獐猿而闻名。作品中,易元吉身着飘逸长袍,闲坐芭蕉树下,抬头仰望在石间玩耍的猿猴。作者妙用玛瑙天然的形状和浆皮色泽,巧雕山石和芭蕉叶,将其天然的纹理与质感表现得自然生动。

102/106 作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玉料的天然形貌,如传统扇面的造型和外层鲜亮的皮色,给人古雅和新奇之感。画面虚实相映,祥和宁静,让观者如闻梵音,极具艺术感染力。作品雕工细腻,意境幽深,兼具古典雅韵与现代简约之美感。

103/106 作品质地细腻,油润趁手,构图精美,满而不乱,给人精巧玲珑之感,金黄的皮色又给作品添了几分清丽。自然生动之态浑然成。作品形神兼备,颇具宋人“梅妻鹤子”式的风雅气息。

104/106 作品体量硕大,造型圆融厚重,作者将水晶内部天然发散状的包裹体妙化为佛祖背光,金黄耀眼的色泽与处理到位的弧面,观之犹如万丈佛光,视觉效果颇为震撼。观音法度严谨,形神合一,庄重大气。

105/106 作者妙化寿山石沉浓的色彩,雕琢出山间奇石和粗壮古树,石上清泉流淌,让人不由联想到宋人“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的妙句,颇富雅气。整幅画面构图繁简得当,层次丰富自然,满溢生活趣味。更兼题材新颖,表现手法别出机杼,令观者眼前一亮。

106/106 作者巧妙地将原料鲜红的部分化作红烛燃烧的小小火焰及烛泪,明亮的红色给人温暖、明媚的感觉,十分贴合表现母爱的主题。冻肉被雕成透亮蜡烛,又添了几分素净美。作品画面温馨,表现手法高妙,极富浪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