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走近古典爱情,感受少数民族的儿女情长与生死相许

1/20 南宁市博物馆地处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3A级旅游景区,30800平方米。博物馆共设有五个常设展,不定期举办多种主题的特展。《古典爱情——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爱情文化展》是该博物馆推出的特展之一,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总策划,采用装置与陈列并行的方式,将少数民族传统爱情文化拆解为诗意、花房、物语、行礼四个部分,170余件展品,意在打破传统与现代的边界,让观众在寻找古典爱情踪迹的同时回归爱人的初心。

2/20 第一单元“诗意”:主要展示少数民族的婚恋交往活动。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在交往中往往用歌声、乐器、舞蹈传达自己的情感,这种行歌且舞、弹琴说爱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方式,使他们的恋爱颇具审美诗性。

3/20 其中《坡芽歌书》是以歌为媒是少数民族独特的恋爱方式之一,也体现出少数民族爱情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即平等和自由。歌中往往会以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比拟并抒发歌者的爱情感受,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唯一用图画文字记录情歌的文献。

4/20 《坡芽歌书》是将每首情歌中的主要意象用原始图画文字表示在土布上,它共由 81个图画文字构成。这些表意符号抽象而固定,能唤起人们对歌词的相同记忆。只要见到一个符号,男女青年便可根据它约定俗成的涵义,用壮语唱出整首歌曲。这是一部爱情组歌,反映了谈情说爱的全过程,是“壮乡儿女天籁欢歌的情爱密码”。

5/20 第二单元“花房”:“花房”也叫作“公房”,是一些村寨为未婚青年交友联谊专门建造一种公共设施。公房的设立体现了整个族群对青年们爱情生活的一种制度性关怀。

6/20 在花房里,可以看到四周环绕的百苗图的影像。《百苗图》是清代乾隆年间一部描绘南方民族民情风物的文献,这里的动画展示了各民族弹琴说爱的游戏、舞乐场景。

7/20 20世纪上半叶之前的西双版纳哈尼姑娘,从青春期到结婚需要四次更换服饰,这就给小伙的追求提供了明确目标。

8/20 十五六岁的少女像同龄的少男一样,染红牙齿,以示成年,并开始着意从服饰上打扮自己:腰前系两块“纠章”(绣着花纹的装饰布),头部和颈部挂草珠串“楼巴”,戴一顶叫“欧厚”的圆帽。17岁时,改戴称作“欧丘”的方形斗帽,表明姑娘已经成熟。

9/20 到了十八岁,头饰增加一个竹制的圆筒,如在筒上装一团白草,表示她已到成婚之年,欢迎小伙子向她求婚。一旦有了佳偶,就用钉有银泡的黑布蒙在白草上面,暗示她即将成婚。

10/20 在传统社会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也有用“情书”谈情说爱的习俗。他们的“情书”用花草石木等实物的形态、象征、定俗成的蕴含或是民族纹饰来表情达意,这就是“无字情书”。这些无字的情书引领我们沉浸于一个满是符号、光影交错的爱情世界。

11/20 第三单元“物语”:与西方大多用钻石表达坚固的爱情不同,中国人更喜以“结”、“带”、“箍”等物象表达对心灵、肉体永远牵系、紧密相连的象征和追求。在中华各民族爱情文化中,青年男女常以物代言,表达爱意。如此物语,隽永含蓄。

12/20 百盏交织错落的花灯,营造出上元花灯夜的唯美意象,也是姑娘与小伙爱情的见证。各民族男女青年的恋爱、定情往往会经历相结、相予、相配、相信、相守等过程。

13/20 何以结恩情?永结同心,众多展品各有故事,其中一件展品阿昌族银鞘长刀,讲述了云南省户撒乡传播广泛的《阿芒和阿依的故事》千古绝唱爱情故事:阿昌族青年阿芒在参加美丽姑娘阿依父亲举行的比刀择婿活动中获胜。土司儿子因嫉妒而毒死阿芒。阿依想念心上人,天天痛哭,直至岩石崩塌,阿依纵身跳入阿芒宝刀化成的户撒河中,追随阿芒而去。

14/20 古代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有结发、私订终身的含义。不少民族都有将银梳、骨梳作为珍贵的爱情信物赠送恋人的传统习俗。图为苗族银梳。

15/20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从古至今,各个民族都有将手镯作为爱情信物的传统。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各种类型的手镯工艺精细,风格独特。图为苗族镂空编花圆钉手镯。

16/20 它们不仅是人们喜爱的首饰,也是爱恋着的青年男女用以定情的信物。同时,它们还是母亲给女儿的陪嫁物之一。图为景颇族拉丝刻花银手镯。

17/20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一簪一珥,可伴一生,耳饰作为许多民族所衷情的爱情信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图为イ革家大耳环。

18/20 第四单元“行礼”:在展览的最后一个单元,展览向大家展示了各民族的婚服。在各民族爱情文化中,服饰常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成为恋爱的媒介、定情的信物及各民族爱情文化的重要符号。

19/20 上方是一顶彝族帽饰的装置,这个装置让整个空间沉浸在庆典的喜悦中,而放射的彩线则源于傣族婚礼的栓线仪式。

20/20 伞是各民族爱情活动的重要道具,如壮族婚礼的转花伞。“伞”是也各民族崇天心理的一种表现,是家园意识的象征,表达着避邪禳灾、圆满幸福的吉祥寓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