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走近神秘西域古国 解密美女干尸千年不腐

1/15 凝视着眼前这位肌肤洁白、面容恬静的“睡美人”, 很难想象,她竟然生活在3500多年以前,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小河墓地11号墓主人,被称为“小河公主”。和我们印象中皱巴巴,形象恐怖的干尸不一样,她更像一位面容安详,沉睡了超过3500年的睡美人。睡美人出现的“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于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2月28日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据策展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凌教授介绍,小河公主刚出来的时候,面目栩栩如生,皮肤甚至还有一点点弹性。摄影:浦峰 王曦 编辑:邹文易

2/15 深眼窝, 高鼻梁, 长睫毛,浓密的棕黄色长发,细看“小河公主”不难想象她以前的美貌。保存如此完好的“护肤秘方”,原来是得益于全身涂抹的白色奶酪。从面部特征来看,很容易认为“小河公主”是欧罗巴人种。然而根据DNA的分析,“公主”隐性基因里亚洲基因占了大半,她是地地道道的“混血美女”。东西方各个族群早在几千年前,就在丝绸之路上发生了基因的融合。

3/15 为了更好的还原现场,展厅将“小河公主”的船棺、男根立木、女阴木桨,以及来自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千年黄沙一道陈列,让观众更好的感受当时的地理环境。埃及处理木乃伊需要先将内脏掏空,再用盐做防腐剂。但是因为塔克拉玛干特殊的环境,人一放下去几天就变成了干尸。

4/15 这件内部中空的铜武士像也很特别,由于头顶所戴近似尖帽,以往学术界大多认为表现的是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0-425年)《历史》中记载的塞人(Saka)一支。甚至有人认为是匈奴祭天的“金人”。但这些观点并不正确,铜人头顶所戴的是希腊式武土盔。盔上高高突起的实际上表现的是长盔缨。这种头盔在希腊瓶画、雕塑中极为常见。因此,这件铜武士像应该是希腊化时代影响下的产物,是中国和希腊化世界存在文化交流的物证。

5/15 这位躺在玻璃柜中、衣着华丽的“美男子”,他来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营盘墓地15号墓。很难想象,这位安安静静的 “美男子”所穿的衣服已有千年历史,依然艳丽如新,而衣饰上的纹样清晰可见。陈凌教授介绍: “我老开玩笑说这套营盘男子服饰,从头到尾就是一条丝绸之路。”

6/15 比如说袖子上暗色的云气纹和头下枕的“鸡鸣枕”都是典型中原汉代的样式,而头上戴着面具再加金饰的,一般比较多见于草原游牧民族。而且虽然他衣服有希腊、罗马和波斯图案,衣领却按照汉服样式右衽(左往右掩),而不是少数民族常见的左衽,可见墓主对中原的文化认同。另一点有趣的是,他身前缝了个小小的冥衣。原本营盘男穿着的是略薄的夏衣,而胸口这件小小的棉服可能是为了他过冬用,也是考虑得相当周全了。

7/15 细看用做袍面的毛罽为双层两面纹织物,表面以红色为地黄色显花,背面花纹相同,颜色相反。纹样对称规整,每区上下六组,这样的对人纹或对牛、对羊纹等都是典型的波斯图案。而其中卷发高鼻的裸体男性形象,肌肉发达,健壮有力,肩搭披风,手执兵器,两两相对作演武状,又是古希腊爱神厄洛斯形像。再往下的裤子又恰恰就是中原丝做成的合裆丝绸长裤,配色单纯大方。

8/15 这件《三国志 吴书 孙权传》写本残卷出土于吐鲁番安乐古城南佛塔。残卷使用本色加工麻纤维帘纹纸,质地精良,很可能就是古代著名的“左伯纸”。郭沫若根据字体判断为西晋抄本。也就是说在陈寿成书之后到西晋灭亡(315年)之前的短短二十年内,《三国志》已传写入新疆。在还没有雕版印刷术的年代,可见当时中原文化在新疆地区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深。

9/15 这具看上去栩栩如生,表情威武中似乎透着怒气的镶红宝石金面具,大小与真人面孔相当。面具极其奢华,全部以黄金锤鍱而成,还毫不吝惜地使用红宝石。面具的眼睛是两颗大而圆的红宝石,眉毛和上唇髭以镶嵌长方形的红宝石来表现。而面具的络腮胡子制作得最为细腻,先用宽约一厘米的长条金片铆接于两腮,随着宽阔的下颌长及两鬓。然后焊接39颗心形红宝石,每颗红宝石均心尖向下。然后再用细密的金珠给红心宝石作一圈的装饰,似乎是在表现这位不知名武士胡须的浓密。

10/15 画中这位打满腮红,额间描花钿的阔眉女子,是在一旁看贵妇弈棋的侍女,可以看出唐代西域女子充满闲情逸致的休闲娱乐生活。这幅《托盏侍女图》是屏风画,屏风是中国古代置放室内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始于西周、春秋之际,汉唐时代盛行不衰。在吐鲁番墓葬出土的屏风画说明当时新疆社会生活、居家布局都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从所托茶盏也可以看出,在丝绸之路上,唐代盛行饮茶之风也吹到了西域。

11/15 这幅来自克孜尔石窟的千佛千眼壁画为佛教大乘“千佛”题材,是古代龟兹国的文化遗存。设色富丽典雅,线条优美流畅,所描绘的佛祖呈禅定状,表情慈悲自然。这件壁画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佛身上的“千眼”,是受密教影响,无论从哪个,画上的“千眼”仿佛都在盯着你。于阗地区是塔里木盆地南缘重要的佛教圣地,流行大乘佛教。魏晋隋唐时期,于阗佛教、佛教绘画艺术均对中原地区有深刻影晌。当时的“西天”概念,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于阗。

12/15 柏孜克里克石窟总体上是佛教石窟,但是在65窟出土过3件粟特文摩尼教文书。在书信和书籍中加入精美插画,是摩尼教的一个特点。从这件书信中的插画可以看出,当时新疆地区流行的摩尼教实际上受到中原文化、其他宗教很深的影响。插画人物的服饰样式、左吹箫右吹笙的器乐都是来自于中原,她们站立在佛教样式的莲台上,但托盘上的白帽又是摩尼教僧侣的标志——这种集合,是很有意思的宗教杂糅的范例。

13/15 这件让人有些怕怕的藏品叫做“纳骨器”,里面装有一副成年男性骨架。这是袄教徒收纳骨骸的具器。祆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也称为拜火教。这件纳骨器是用陶做的,而中亚有些是用草编。说明不同的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即使是仪式高度一致化的宗教,也会有“因地制宜”的地方。新疆吐峪沟既有袄教,又有佛教、摩尼教,还有伊斯兰教遗存,从中明显反映出几种宗教在许多方面相互借鉴学习。

14/15 这两件出土于吐鲁番墓地的休闲娱乐用品也很有趣,可以说是中西互通的典型。左边是用整块胡杨木挖刻而成箜篌,箜篌最早据现在苏美尔,楚墓中发现的箜篌表明,春秋时期箜篌已经传入内地。从分布范围看,箜篌最初传入中国应该是经由丝绸之路南道。右边唐墓出土的的木围棋盘表面纵横各19路棋道,与现代棋盘相同,表明围棋在唐代已经定型为纵横各19道。而围棋传入西域地区,说明中原地区文人生活方式的流传。

15/15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空间跨度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线路,是一条东西方交流、对话、融合之路。丝路所经,多是高原、雪山、戈壁、荒漠、草原等艰险地带。然而,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从未阻断人们互通往来的脚步。地处亚欧大陆腹心的新疆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丝绸之路的桥梁和纽带。丝路上往来的人们,带来了各类物品、技术,也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与习俗,交光互影,异彩纷呈。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总结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