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爱骑行爱科技 78岁雕漆“大爷”带你见识千年技艺

1/17 文乾刚,1941年出生,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获北京工艺美术展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金奖等奖项。他的雕漆作品被称为“文氏剔红”,被收藏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检阅大厅等地。

2/17 雕漆工艺发源于唐代,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制品种类繁多、题材丰富,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具有庄重典雅的艺术性。2006年,雕漆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文乾刚作品《剔红梅瓶》细节图)

3/17 雕漆工艺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设计、制胎、髹漆、画工、雕刻、磨推等六大工艺,下属又有若工小工艺,例如雕刻又分为剌、起、片、铲、勾、锦纹六种技艺,其中锦纹是最体现雕工的部分。每一幅大型的屏风作品,都会由多种锦纹组成;每一朵锦纹,雕工都要出到数十刀。

4/17 髹漆是雕漆中最费时的工序,漆器向来有“髹漆成器”之说,把调好的漆分层涂抹在胎上,制成可供雕刻的漆膜。一毫米厚的漆,漆工至少要涂20道,一般漆层有5-10毫米厚。漆工视天气好坏,每天涂抹1-2次,百日才成,因而有“髹漆百日”,或者”百髹成胎“之说。

5/17 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雕漆形成流水化生产线,每人只负责很少的工艺。文乾刚的主攻方向是设计,当他设计出作品,画好图后,雕刻师傅们便把图纸贴在漆胎上,进行下一步的制作。文乾刚是团队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少有的精通整个雕漆工艺流程的工匠。

6/17 文乾刚从小就喜欢书法和绘画,1962年,他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雕漆厂实习,“那一年,我就像一个皮球一个,制漆、制胎、髹漆、雕刻…哪里缺人就让我去顶班。虽然累,但让我迅速掌握了每道工艺,知道工艺之间如何衔接配合,学会了系统性的思考。”

7/17 正式进入雕漆厂后,文乾刚被分配做设计,但他时常溜到车间向生产线的师傅偷师:向孙彩文设计师学设计,跟张启顺师傅等人学髹漆,在雕漆方面,跟周长泰师傅学其雕刻明式简洁明快,随王德亮师傅习其大清繁复之美,多方面的掌握雕漆技艺,为他未来成为雕漆全才打下了结实基础。

8/17 2001年,近40年的一线奋斗后,文乾刚退休。休息两年后,他又成立了雕漆工作室。这时,雕漆行业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从业人员日益减少。于是,雕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成了他对徒弟的硬性要求。这不仅仅是雕漆作品能做好的前提,更是雕漆这门技艺能传承下去的保障。

9/17 文乾刚带徒弟,既要“言传”,更注重“身教”,他拿起刻刀凑近屏风就开始现场教学,让徒弟们知晓各个环节应当如何进行具体操作。虽然已经年过70,文乾刚却一直在剔红漆雕刻的一线。对于手艺人来说,艺不离手是必备素养。(图为文乾刚为徒弟现场示范雕漆工艺)

10/17 古时剔红雕漆屏风被视为国之重器,而上世纪90年代后,流水线生产了大量粗制滥造的漆器,致使剔红器几千来象征身份和地位的人设坍塌,市场迅速下滑。当时文乾刚制作出的大量精美剔红漆作品,也都以很低廉的价格作为出口创汇商品流到国外。

11/17 在雕漆行业不紧气时,大批从业者迫于生计而转行,但文乾刚坚持了下来,他希望把曾经创作的一些经典的作品重新制作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传统文化回归的环境和文乾刚等人的努力下,雕漆重新博得了大家的青睐。

12/17 古时候的剔红漆器因为富有极高的寓意,离普通百姓的生活较远。文乾刚试图改变这个局面,他开发了一些小件物品,成功让剔红漆走进人们生活,让更多的人接触和喜爱上这门传统手工艺。(图为文乾刚制作的围棋盒)

13/17 文乾刚工作室,以“礼器”的标准来做剔红雕。他认为当代剔红雕应当肩负起代表国家形象的公共艺术品职能。他和徒弟一起耗时4年创作的名为《剔红居庸叠翠宝座屏风》的作品,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呼应”一带一路“的发展主题,仅制作锦纹,就动了3万多刀。(《居庸叠翠》局部)

14/17 在乾隆时期,工匠们被供养在宫廷织造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如今,文乾刚们被召唤只是一种个体行为。文乾刚说:“完全的‘供养’会让手艺人失去危机感,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会让这些国之重器保持生命力。

15/17 文乾刚心态非常年轻,是铁杆的自行车旅行爱好者,在他的影响下,徒弟们也都开始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每年他都带自己的徒弟做几次长途旅行。

16/17 雕漆虽然是一门传统的手艺,但文乾刚把所有能运用的科技都融入其中,让雕漆在新时代依然紧跟时代步伐,绽放新的光彩。

17/17 文乾刚的雕漆工作室创始以来,雕漆屏风的产量一直都很低,基本上保持一年一件的进度。但文乾刚对此非常满意,在他看来:“历朝历代,都会留下一些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我不求猛进,只希望自己的每一件剔红雕都有这个时代的烙印!”(图为文乾刚作品《五岳独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