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江南绣娘承“针神”衣钵 延续指尖上的传承

1/17 姚惠芬,1967生,江苏苏州人,一代“针神”沈寿的第四代传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2/17 “苏绣”原是江苏东部各地刺绣的总称,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等地的传统刺绣,其中以苏州刺绣最古且盛,至今流传,“苏绣”成为了江苏刺绣的代名词。(图为姚惠芬作品《水乡之晨》)

3/17 苏绣一般有选稿、审稿、描稿、刺绣几大步骤。姚惠芬的选稿灵活多样,来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为刺绣而作的画稿,另一种是来自名家的国画、油画、摄影作品等。(图为姚惠芬作品《蒙娜丽莎》)

4/17 审稿时,绣娘会根据画稿的内容和题材考虑绣种、针法和绣布。不同的绣种要选用不同的绣布,比如单面绣以绫、绸缎为绣底;双面绣以真塔夫绸、真丝绡、尼龙绡等薄似蝉翼的底料为绣底。绣底决定之后,再根据画稿的章法决定绣底的尺寸大小,使画面贴合。

5/17 苏绣多采用反透法描稿,如果是丝绸或软缎类的底布,选一张玻璃台面,在玻璃的下面放置灯光,然后把画稿先平铺在台面上,再放置上刺绣的底布,有灯光的照射,绣娘可以更好的看清画稿,也就更容易用笔在底布上进行描写。

6/17 描稿最重要的是细心。轮廓要精确,勾线不能有丝毫差错。尤其是肖像与动物,其光线明暗部位,都需要一一勾出,不能马虎。刺绣要求绣娘不仅要有扎实的技艺,还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根据绣娘对画的理解改变颜色和针法,使成品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7/17 姚惠芬在介绍这幅《达芬奇自画像》时表示:“很多人看到都说看到这幅画感觉达芬奇的须发一拉甚至能弹回去,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我希望能够表现出达芬奇健康的精神状态。”

8/17 姚惠芬的祖父是绘制绣稿的高手,父亲曾担任乡刺绣站站长,她和妹妹姚惠琴七八岁就跟着奶奶和妈妈拿起针线绣花。闲暇时,姚惠芬也和弟弟妹妹下湖游水,上墙爬树,自然赋予她对艺术丰富的感知力,使得她在刺绣之路上非常得心应手,十几岁已小有名气。(图为姚惠芬作品《写意太湖》)

9/17 跟很多少年成名的人一样,姚惠芬有些“另类”,她被人称为“三不”绣娘:不喜欢绣重复内容;不想为绣而绣;不相信死绣能绣出好东西。十多年间,她大多数时间与绷架为伴,针飞不辍,绣中作乐。熟练掌握各种技艺后,姚惠芬开始从对“技”的追求转向对“艺”的探索。

10/17 从1991年至今,姚惠芬所创作的苏绣艺术精品几十次荣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奖及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她本人荣获“江苏大工匠” 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誉为“当代苏绣传人”。

11/17 姚惠芬的作品多次被英国大英博物馆、伦敦大学美术馆、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收藏,开创了中国刺绣被国际著名博物馆收藏的先例。美国总统小布什、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等名人也是姚惠芬的“粉丝”。

12/17 1998年,姚惠芬和妹妹姚惠琴创办了自己的绣庄——“琴芬绣庄”,在之后的10多年里,随着技艺的纯熟,姚惠芬开始尝试更多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传统水墨写意淡雅优美,雅俗共赏,和她安静的性格相契合,成为她尝试的方向。

13/17 姚惠芬年少时的古典文化修养在创作传统水墨系列作品时产生了作用,在绣制时,她以细腻的艺术感悟力体会墨色的深浅变化,以线的颜色和针法的细腻变化来表现墨色的浓淡渐变,作品绣成之后墨色氤氲、气韵生动,该系列成为她的代表作品之一。(图为姚惠芬作品《写意牡丹》)

14/17 为了丰富苏绣的表现力,姚惠芬对刺绣的技法也自觉进行了创新,她将素描、传统线描和刺绣结合起来, 将这项新技法命名为“简针绣“,日后还申请成为了国家专利。(图为姚惠芬作品的《一团和气》)

15/17 “简针绣”适合于表现素描、速写人物肖像或动物形象,与以往传统的人物肖像或动物刺绣方法相比,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弃繁从简,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使作品的表现形式更简单、更清晰和更彻底,充分体现一种简洁和纯粹的审美内涵。(图为姚惠芬作品《虎虎生威》)

16/17 姚惠芬关注着苏绣传统资源,也关注着苏绣的现代化问题。在17年的“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中,由当代艺术家邬建安设计,姚惠芬和她的团队创作的《骷髅幻戏图系列》成为中国馆的一大亮点。这是苏绣第一次进入有百年历史的世界级艺术大展,也是苏绣与当代艺术融合的重要标志。

17/17 微信扫描图中二维码,关注新浪文化《文化拾物》官方账号,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