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印度CBD里的中国人

1/21 8月28日,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结束了自6月起的边境摩擦。历史上,两国虽然偶有摩擦,但民间交流却从未中断。如今,中印两国的经济交往正变得日益频繁。据统计,已有近六百多家中国企业进军印度市场。在印度,中国面孔越来越常见。(特约摄影:吴皓 出品:新浪图片)

2/21 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三十公里外的古尔冈是一座发展迅速的卫星城,这里满眼高楼大厦,聚集了来自全世界的商业金融巨头,也是中国驻印企业的集中地。夜幕时分,忙碌了一天的白领们会到酒吧商业街享受夜晚的时光,这里也被中国人戏称为“古尔冈三里屯”。

3/21 在酒吧商业街和附近的CBD,中国手机品牌的大幅广告显得异常醒目。印度庞大的市场吸引中国企业纷纷前来,短短几年时间,几家中国手机品牌占据了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市场份额。在印度街头,随处可见使用中国手机的印度人。

4/21 在古尔冈一个高档住宅区内,一些孩子在小区的游泳池内玩耍。古尔冈十几年前还是一大片可以放牧的荒地,现在已经拥有25个亮丽辉煌的购物中心、碧绿的高尔夫球场和还在不断扩大的快速地铁线路。高档小区里住的绝大多数是外国人,每个公寓的月房租接近8000元人民币,不少中国公司的员工也居住与此。

5/21 90后北京姑娘杜鹃就住在这个小区。杜鹃半年前来到古尔冈,目前在一家中国公司工作。2010年,还在上大学一年级的杜鹃第一次来到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乡村做义工,虽然条件恶劣,但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杜鹃感受到了单纯的快乐,这段经历让她爱上了印度这个文化多元的国家。

6/21 “印度这个国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热情,印度人都很感性,喜欢并善于自我表达,愿意与人分享,而我的性格也属于活泼开朗的类型。” 杜鹃在位于古尔冈的中国公司上班,因为性格相投,日常工作中她与印度同事的沟通十分融洽。

7/21 让杜鹃喜欢上印度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舞蹈。小时候学过舞蹈的她在这里接触到了印度古典舞,还专门跟随当地一位功力深厚的古典舞老师学习。每周杜鹃都会来到舞蹈学校上三天课,而一个月的学费仅需300元钱。许多印度古典舞老师授课纯粹是为了对舞蹈艺术的追求和传承,这让杜鹃深受感染。

8/21 性格开朗热情的杜鹃一听到街边的音乐就忍不住跳上一段。杜鹃说她到印度工作是个“蓄谋已久”的决定,尽管关于印度有许多负面的报道,但她还是希望能够赶上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的“出海热”,家里人一开始并不支持,但在她的坚持下还是“亮了绿灯”。

9/21 周末,喜爱印度美食的杜鹃拉上同事一块来到一家当地有名的印度饭馆吃晚饭。

10/21 在古尔冈最热闹的商业街, 杜鹃和同事被一家印度潮流服饰店吸引,在门口驻足拍照。如今杜鹃已经在印度工作了半年,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的差距:思维固执的快递员因为没有带钱找零站在公司门口不愿离开,行政机关办事的低效率也让杜鹃在日常工作中吃尽苦头……杜鹃也需要“忍受”印度人的拖沓和不会变通的行事风格。

11/21 夜晚,杜鹃和薛琦在商业街门口用uber打车回家。印度的治安一直为人所诟病,杜鹃认为女生在海外更要学会保护自己,在印度专车已经很普及,既快捷又安全,不失为出行的好选择。

12/21 “痛并快乐着”,是她对于目前生活的注解,“我在印度普通人的生活里感受到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虽然也受到过许多质疑,但那些都是我的个人选择。”她希望能够继续在印度生活下去,能够更深入了解这里的文化。

13/21 在古尔冈的一条主干道旁,坐落着一家名为金桥的中国酒店。十几间客房里断断续续传出的中文节目声,让人感觉恍如在中国。居住在这里的客人大多是来印度短期商务旅行的中国商人和企业员工。

14/21 25岁的George来自重庆,是少数几位长期居住在金桥酒店的中国人之一。来印度已有一年多,目前在一家位于古尔冈的中国私人企业做业务总监,负责中国客户和印度供应商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早上,George从住处打车前往办公室,一个印度人抱着孩子在车窗外乞讨。对他来说这个场景早已习以为常。

15/21 George在办公室与印度同事交谈,George供职的公司规模很小。由于公司只有他一个中国人,他需要身兼多职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印度的供应商经常会不按工期完成任务,总会因为许多借口而延误交货,而许多中国企业对此难以理解。”

16/21 George正在为其他中国企业面试本地翻译。随着中印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会说中文的本地翻译也随之走俏。印度当地的平均工资并不高,普通的白领员工月薪通常在4000元人民币上下,而为中国公司做翻译往往可以获得5000人民币的工资。

17/21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George在他居住的中国酒店餐厅内吃晚饭。虽然已经来到印度很长时间,但George依然每天的工作都会面对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困难,“这里有和我们不一样的社会文化习惯,在实际工作里我时常会感到困惑和烦恼。”

18/21 炎热的气候和单调的生活也无时不刻考验着George的意志力,“我认识的朋友大多不适应这边的生活,街上总是吵杂混乱,吃的东西也很单调,他们都想早点回国。”

19/21 George和一位同样居住在酒店的中国朋友在酒店附近的夜市上消磨时光,由于担心晚上治安不好,工作之余George和朋友们很少外出,只是偶尔会一起到商场进行购物买些生活必需品。

20/21 晚上,George拦了一辆Tuk-tuk(当地的出租车)回酒店。对于George而言,印度只是个目前工作的地方,中印局势也让George供职的公司暂时搁浅了长期租用办公场所的计划,George只好继续住在酒店里。“我未来还是会考虑回国发展,我更喜欢互联网技术领域,以后还是会努力争取去BAT公司做技术工作吧。”

21/21 由于前段时间中印关系趋于紧张,几位居住在金桥酒店的中国商人准备离开酒店回国。随着边境对峙结束,尤其是2017年厦门金砖会议即将到来,两国关系或许会回暖。“印度人对政治其实很冷感,普通人更关注的是民生问题,和平发展才是两国人民最切实的需求。”在印度经商多年的中国商人苏强表示,对中印的未来他一直非常有信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