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大国往事:新中国的“第一次”(上)

1/16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我国在工业、外交及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诸多成就,创造了很多属于中国的“第一次”。图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

2/16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这面国旗长4.6米,宽3.38米,旗面用五幅红绸拼接而成,五星部分用黄缎制成。供图 | 东方IC

3/16 第一辆自主研制的自行车——飞鸽牌自行车诞生于1950年的天津。该车问世之后,就以其结实耐用、骑行轻快而深受大众欢迎。国产自行车的诞生,给长久以来“洋车”的叫法画上了一个句号。此后,飞鸽自行车一度成为那个时代最时髦的交通工具。 摄影|袁学军 供图 |视觉中国

4/16 第一次全国大规模扫盲运动,始于1952年。当时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党和政府在广大工人、农民群众中有组织地开展识字比赛、实物教学等全民教育活动。各地也兴起了多种识字方法,有人自做学字教具,有的在家学习,有的把田间地头变成识字课堂。经过三次扫盲运动,到50年代末我国成功扫除文盲近三千万人。图为两个牧童在复习头天晚上老师教的生字。 摄影|茹遂初 供图|视觉中国

5/16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于1952年建成通车。成渝铁路线西起成都,东抵重庆,由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1950年6月,成渝铁路正式开工。西南地区10余万军民在没有大型机械化设备、施工条件极端艰苦、路料运力极为匮乏的情况下,仅用2年时间便建成全长505公里的成渝铁路。

6/16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公布时,山东济南仁丰纱厂工人集体收听广播。

7/16 第一台电视机由天津无线电厂研制成功,并于1958年3月17日试播,被命名为“北京”牌。它第一次实现了中国人在电视机里播报节目:第一个是女声二重唱,最后一个是动画片《小猫钓鱼》。中国大陆电视事业由此诞生了。这一成就让中国的电视机研制技术和日本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不过,绝大部分中国城市居民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有自己的电视机。在当时家中要是有一台“北京牌”,那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供图 | 新华社

8/16 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于1958年在上海试制成功。随着20世纪60年代晶体管收音机批量上市,中国民众开启了移动收听模式。

9/16 黑龙江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于1959年9月喷油。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是我国最大的油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用三年时间就拿下大油田,一举甩掉了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结束了贫油国的历史。图为大庆油田工人欢呼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

10/16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1964年试爆成功,“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1962年,我国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在科技人员和国防建设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核试验终于取得成功,我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1/16 第一部中国题材的大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于1964年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首演成功。《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结合,创造出了民族芭蕾的世纪精品。

12/16 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于1968年通车。它打破了外国专家“在南京江面上不能建桥”的断言,成为中国桥梁史上重要里程碑,一度被民众称之为“争气桥”。

13/16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发射成功,歌曲《东方红》的旋律在太空中回荡。这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

14/16 中国首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由中国老一辈建设者靠人力挖通,于1969年正式通车。如今,一号线仍然是北京城市交通的主力军,每年运送着上千万的旅客。

15/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于当地时间1971年11月15日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取代国民党政府获得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图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和副团长黄华在开怀大笑。

16/16 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场高考是在1977年的冬天。 570万人参加高考,最终27万人被录取,命运由此改变。对于文革后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高考是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机会,这项制度给了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也给了出身不同的青年以希望和机会。那一年高考,被看做国家和时代的拐点。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供图 | 东方IC (责任编辑:蒲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