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1977年以来的高考变迁

1/21 41年前,1977年,高考恢复。570万人参加高考,最终27万人被录取,命运由此改变。那一年高考,被看做国家和时代的拐点。此后40年,高考历经多次改革。这项关乎国家和每一个个体命运的制度,始终在变革中前行。

2/21 1977年8月,邓小平迈亲自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有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 供图|新华社

3/21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后,整个中国社会沸腾了。1977年冬天,高考考场大门敞开,考试历时一个月。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这是1977年冬天,北京一考场外的情景。翁乃强|视觉中国

4/21 参加1977、1978年高考的人中,有很多是经历了上山下乡的老三届们,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时,他们有的在工厂做工,有的在农村种地,高考给了这些大龄青年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图为1977年12月,北京高考考场。黑板上方还挂着毛泽东和华国锋像,两边是毛主席语录。翁乃强|视觉中国

5/21 1977年12月,北京高考考场。后面的标语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翁乃强|视觉中国

6/21 这是1977年高考的准考证。供图|视觉中国

7/21 对于文革后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高考是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机会,这项制度选择给了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也给了出身不同的青年以希望和机会。在文革年代,工农兵学员上大学要经过群众推荐和严格的政审,“出身”不好的人是没有希望的。图为1978年,认真备考的青年。方学辉|视觉中国

8/21 1977、1978年,考生很多是结婚生子的大龄青年。从1979年开始,政策规定,考生年龄应在25周岁以下,学习优秀的未婚青年经单位证明年龄可放宽至28周岁。青年人十分珍视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这是1980年,边读书边照看孩子的大学生母亲。鲍昆|视觉中国

9/21 1979年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考生大多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当年,上海师大二附中的应届毕业生应志强(左一)名列理工科全国第一名,被录取到北大物理系;北京知青、昆明市《边疆文艺》编辑王文琴(右一)名列文科全国第一名,被录取到北大中文系。杨武敏|新华社

10/21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几乎是阶层流动的唯一通道,国家统一招生、统一分配。高考给了寒门子弟跳龙门的机会。这是1981年高考,河南省武陟县圪垱店公社孪生姐妹丁爱菊(右二)、丁爱莲(左三)双双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专业。严世昌|新华社

11/21 自从1979年以来,我国都对高考考生做了“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周岁”的限制,由此针对25周岁以上人群的成人教育成为了一个单独的系统,“成人高考”也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图为1992年3月,北京考生前往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成人高考咨询活动。王呈选|新华社

12/21 自从1978年开始,高校招生都是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统一时间考试。这实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却忽视了教育地区之间的差异。上海1987年、北京2002年率先实行高考自主命题。1993年,上海工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实行自主招生,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招生方法。张明|新华社

13/21 自从1978年开始,此后直至2002年,除1983年高考时间为7月15日至17日之外,每年高考都是在7月7日进行的,此时全国都处于高温炎热的夏季。图为1994年7月7日,南京市一中每一个考场都配备了电风扇。方爱玲|新华社

14/21 每年高考考场外,翘首以盼的家长陪考团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陪考现象”出现于1995年前后,随着独生子女一代参加高考而出现。这是1996年7月7日,在北京四中考点门前等待的考生家长。李俊东|新华社

15/21 2002年7月,上海市盲童学校的4名盲人学生参加了专门为他们举办的高考。这是盲童学校老师朱敏(左)与任铮浩、蔡佳斐(右二)、李冬(右一)在一起。13年之后,2015年,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文件,明确要求为残疾人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提供合理服务。张耀智|新华社

16/21 2001年,教育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和婚否限制,标志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向“全民”“终身”敞开了大门。2001年,73岁的汪侠在新规后成为我国年龄最大的高考考生,但成绩不理想。2002年,他再度参加高考,被南京医科大学破格录取为旁听生。姚玉洁|新华社

17/21 2003年的高考是一场特殊的战役。这一年,“非典”肆虐全国,但高考正常进行,并且提前了一个月。从此中国考生告别了沿袭25年的“黑色的7月”。这是2003年,参加北京地区高考的考生进入考场时必须携带准考证和“北京市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健康状况登记卡”。

18/21 由于各地发展程度不同,分数线有很大差异,由此引发了“高考移民”现象在“高考移民”之外,“异地高考”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北上广”等地,不少考生家长一直在为异地高考政策的推出奔走呼号。图为2012年10月25日,北京,教委门前异地高考考生家长聚集,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尽快出台异地高考的相关政策。项春雷|视觉中国

19/21 今天,高考已不再是“千军万马”挤的那座“独木桥”。很多考生选择弃考,直接到国外留学,也有考生走上“艺考”之路。但,更多的高中生仍然选择参加高考。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图为2003年6月7日,西安远东一中考点。尚洪涛/视觉中国

20/21 近年来的“高考工厂”现象,引人深思。高考改革,任重道远。图为2012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河北衡水二中,在进考场前,高三师生一起喊励志口号加油。闫楠|视觉中国

21/21 41年了,对于大多数中国学子来说,“高考”仍是十年寒窗苦读的指挥棒,尤其是寒门子弟向社会上层流动的重要途径。一场考试,承担着一个国家解决阶层固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