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
1/20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13日下午1时,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荣获该奖项。
2/20 鲍勃·迪伦1941年生于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城,6岁时全家移居到希宾。少年时期的迪伦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时他自学了吉它、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就加入一个小型摇滚乐队,并组织过一场小型的演出。高中毕业后他来到明尼苏达大学继续学业。大学时期开始使用艺名鲍勃·迪伦。
3/20 1961年,鲍勃·迪伦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开始专心致力于歌唱工作。
4/20 1961年,鲍勃·迪伦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62年推出处女专辑名为《鲍勃·迪伦》。图为1965年4月27日,鲍勃·迪伦在伦敦。
5/20 1963年起,美国乡村歌手琼·贝兹(左)邀请迪伦与她一起巡回演出。贝兹曾与鲍勃·迪伦相恋,1975年,贝兹为鲍勃写下《Diamonds and Rust》以此纪念他们无疾而终的感情。
6/20 1963年鲍勃·迪伦的反战歌曲和话题歌曲广为流传之时,整个美国民谣界和一代年轻人的心灵都受到他的剧烈冲击。时逢美国民权运动如火如荼,马丁· 路德 ·金和肯尼迪总统相继被刺,鲍勃·迪伦和诸多左派歌手一道现身于各类抗议活动中,被视作新一代左派歌手领军人物。
7/20 也许是感到被民谣和抗议运动操纵和牵绊了,当鲍勃·迪伦被紧急国民委员会授予“自由奖”时,他发言公开反抗,称只是一个独立诗人,言论震惊并激怒了所有人。鲍勃·迪伦在意识形态争斗最激烈的时候突然抽身而出,他看到了大洋彼岸“披头士”引发的狂潮,而他知道那是未来。
8/20 1965年初,受到披头士等英国摇滚乐队的影响,迪伦用时髦的西装和尖头皮鞋代替了皱巴巴的牛仔裤和工装服,在接受采访时也越来越“没正型”。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让迪伦在1965年的新港民谣音乐节上遭受了来自歌迷的敌对情绪。
9/20 演出前一天,迪伦突然擅自决定挑战民谣音乐节的惯例,决定要带一支完全电声化的乐队上场。当场的情况乱成一团,抗议歌手和歌迷认为他“背叛”了民谣,迪伦尊崇的民谣领袖Pete Seeger甚至愤怒得差点要用斧头把扩音器的电缆斩断。他和乐队只演了三首歌就在嘘声中匆忙下台。
10/20 此后两年,迪伦开始沾染药品,而他的词作也越来越晦涩难懂。1966年的一场车祸让迪伦开始远离聚光灯的中心,而他的音乐风格也再一次地发生了改变。图为1968年1月,鲍勃·迪伦(中)和乐队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这是鲍勃·迪伦在驾摩托车出事故后的首次公开露面。
11/20 那场车祸后,鲍勃·迪伦仍继续写歌,录制专辑和演出。他也像其他人一样结婚(两次)生子。
12/20 关于车祸后自己的转变,迪伦曾说:“我不知道别人的幻想是什么,但是我幻想能够朝九晚五地工作,在绿树成荫的地方有一所带白色栅栏的房子,庭园里盛开着粉红色的玫瑰。那会很好。那就是我最深遂的梦想。”
13/20 民谣是迪伦成名和探索世界的方式,而诗意的歌词则是他作品中最核心的因素。他的歌词完全能够脱离曲调而被当做诗作来阅读,而他的文学成就也完全可以在他的传记里独立成章。
14/20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主流评论开始推崇迪伦文学方面的造诣;1976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竞选活动中引用迪伦的诗句并称其为“伟大的美国诗人”;1990年,法兰西文学院向迪伦颁发“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
15/20 1996年,在艾伦·金斯堡大力举荐下,迪伦被诺贝尔奖提名。此后,他数次被提名,诺贝尔奖委员会评价称:“他把诗歌的形式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融入到音乐当中,这一点就足以获得诺贝尔的关注。他的歌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对民权、世界和平、环境保护以及其他严重的全球问题的关注。”
16/20 如果说鲍勃·迪伦在60年代为世人所做的贡献,是赋予流行乐以知性的灵魂,那么现在,当他已步入70高龄,他则被诠释为极大地扩展了民谣文化的关键人物,而这种民谣文化正是他最初的崛起之地。1997年,鲍勃·迪伦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唱《敲天堂之门》,身后是教皇约翰·保罗二世。
17/20 2002年8月3日,鲍勃·迪伦在纽波特民俗节上演出。
18/20 2012年5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颁奖典礼,向流行歌手鲍勃·迪伦颁发自由勋章。
19/20 2012年7月22日,鲍勃·迪伦在法国西部Carhaix的“Les Vieilles Charrues”节上演出。
20/20 2012年1月,美国洛杉矶,鲍勃·迪伦在美国年度电影评论家颁奖礼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