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锉刀上的白沙瓦:细数那些以假乱真的纯手工仿制武器

1/17 在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的克里布山口,坐落着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山村——达拉村。古时候,丝绸之路从这里翻越兴都库什山脉,而现在这座村子以仿制各类武器而闻名。这座村子的大部分人口从事枪械制造相关行业,村里贩卖手工枪械的枪店林立,曾经是军迷口中的“白沙瓦国际菜市场”。当地平日里枪声大作,枪声在这里就像大城市的汽车喇叭一样平常。

2/17 达拉村并不是天生的武器王国,当地土著也很少会造枪。虽然那些店主和商人大多是本地人,但遍布当地的枪匠们,实际上是从印度北部各地聚集于此的移民,为了营生从事武器制造,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产业规模十分庞大,巴基斯坦政府也为其网开一面,允许他们制造武器,但禁止外运。不过奇怪的是,只要武器商人想办法将武器运出去,政府也就不再追究了。于是他们可以在外地随意出售这些枪械。这也使当地的武器制造业在现代仍然繁荣发展。

3/17 由于巴基斯坦战火频仍,当地大量制造的AK自然不愁销路。基地组织的头领本·拉登就曾经多次拜访此地,购买大批廉价AK步枪,但达拉的工匠们全部用手工制造步枪,甚至还在用一百多年前的手动工具拉膛线,用柴火堆烤酸液进行简单处理。这种简陋制造的武器价格极低,但极端武装分子们完全没必要在乎这些。

4/17 在动荡的80年代,巴基斯坦的一座军火库发生爆炸,政府干脆就将那些炸剩的军火和废物一股脑卖给了达拉村的作坊们。几乎是一夜之间,当地就造出了轻重机枪,RPG、地雷甚至无坐力炮等高级装备。后来,巴基斯坦政府发现这笔买卖实在并不划算,因为对面的极端组织居然拿着这些新造的武器来打政府军。于是巴基斯坦政府又严令禁止当地人制造重型武器和地雷这样的“大杀器”。

5/17 虽说当地人都称自己的武器大部分是卖给了“本地市场”,但很明显,除了本地市场以外,还有不少和拉登一样的主顾。后来随着基地组织的败亡,当地的武器生意,也不能光靠粗制AK维持,于是他们开始提升质量,寻找新的市场。尽管还是手工制造,但比起隔壁仿54都仿不利索的“化隆造”,白沙瓦枪匠的实力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仿54”在白沙瓦,只是基本操作。其他无论是美国的柯尔特,还是意大利伯莱塔,都能仿的有模有样。

6/17 对于“老东家”英国的武器,白沙瓦的枪匠们仿制起来相当得心应手,从燧发枪和龙虾兵的马蒂尼杠杆步枪,到二战名枪恩菲尔德、斯登和布伦都可以造。毕竟当年他们的父辈们就曾经为英帝国生产山寨武器,而这门手艺又代代流传到了今天。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武器可能没有实战意义,但在收藏市场上却可是一股泥石流。偶尔就有英国的入门武器爱好者,为买到了刻着“1919年”的“维多利亚”步枪而欢欣不已。这种“大明乾隆年制”的宝贝,当然都是达拉枪匠的杰作。

7/17 这些枪匠们见得多的另外一类枪械,是来自我国的外贸武器,作为“白沙瓦菜市场”的大户,我国的外贸轻武器虽然价格低廉,数量多,但毕竟比不了当地的“跳楼价”。于是便也有幸成为了“被山寨”和“二次仿制”的对象。比如刻上“NORINCO”标志和说明书的54式手枪,长风手枪(92式外贸型),CQ步枪(国产仿制M16外贸型)等,都能在这个小村庄里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8/17 随着他客户从武装分子转变成普通民众,对枪械的需求也促使市场进行转型。平民自卫武器的首选是手枪,而实际成本几百美元的正品格洛克手枪,在市场上却要卖到两三千美元。于是当地枪匠开始努力仿制格洛克。为此他们还不知道从哪进口了他们做不来的注塑外壳(可能就是水弹枪零件)。如果不仔细观察,这种只卖正品十分之一价格的仿制格洛克简直足以乱真。此外,甚至有些作坊还为仿制的格洛克17增加了全自动功能。

9/17 不可否认,AR系列步枪的卖相比AK要高不少,尤其是各路改装套件层出不穷。于是当地作坊也就想出了一些两全其美的办法。他们推出了一大批AKM4步枪,基本保留了AR系列的颜值,甚至有AR机匣、护木和导轨,还有原装进口或仿制的AR伸缩枪托。但向下倾斜的枪托出卖了这把枪的本质。只要揭开机匣盖一看,给人的感觉立刻十分AK——当然这把枪的价格也十分AK。

10/17 为了节约成本,枪匠们将眼光投入到水弹枪市场。罗马尼亚AK的枪托十分简易,就是一根钢条,成本低廉,十分符合当地造枪的风格,自然受到枪匠欢迎。但罗马尼亚的制式武器肯定是一个托配一把枪,不会有那么多富裕枪托,他们也不可能买那么多罗马尼亚的AK。实际上那些AK用的都是某些厂商为水弹枪和仿真气枪使用的“还原原品”枪托。这些枪托从网络上就能大批廉价购买,放到真枪上也能用。

11/17 大批损坏的枪械零件也被枪匠们开发出了新用途。他们利用枪身制造了“AK霰弹枪”“AK恩菲尔德”和“AK98K”之类的四不像武器。可能卖相不怎么样,但毕竟是一把能用的枪,“正统”塞加12对于当地人来说价格已经上天了,拿山寨货过把瘾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而对于用惯了AK的他们来说,不用再费力气适应新枪,也是一举两得的事。

12/17 除了实用性强的枪械,枪匠们也开始仿制一些老式武器,比如莫辛纳甘步枪和98K步枪。这些枪的工艺比自动武器简单,也不太受法律限制,还可以作为收藏品高价出售。中东和非洲的各路武装分子,手中若干把AK中间,偶尔会夹杂着一把“爷爷用,爸爸用,我也用”的栓动步枪。从磨损程度上看,其中的大多数不像是原品。这就很可能就是从黑市武器商人手中集中采购的时候“混入其间”的。

13/17 达拉村虽说是“法外之地”,但法律终归是法律,何况买枪的外地人总要守法。AK的7.62×39mm步枪弹也不例外,在巴基斯坦,私造和持有军用装备是违法的。但当地枪匠们的“下有对策”,和北美某大国只会靠外观规避法律的弱者行径又大不相同。他们开始用手头的毛瑟和AK弹药改造成“8x33mm”子弹。这其实就是二战Stg44突击步枪的7.92mm短步枪弹,这种子弹比AK子弹短粗,原本30发的AK弹匣能塞进28发,只需要对枪膛改造一下就能用。这种做法虽然不可靠,但好歹能击发。这样改造后的AK也就成了“44式AK”。

14/17 关于这种神奇的设计,曾经存在一些争论,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当地自创的7.62x33mm口径,而“44式”只是由于和Stg44相似而得名。事实上,当地不仅还能找到正品“油纸包”7.92x33弹药,甚至存有十余把作为“镇店之宝”的二战造Stg44突击步枪原品,至于子弹的口径,有巴基斯坦学者进行了调查实验,从试射后的弹壳形状可以看出,“44式AK”的枪膛和Stg44极为类似,发射原版AK子弹虽然也能射击,但由于弹壳与枪膛无法贴合,因此会膨胀成枪膛的外形。

15/17 未来,随着巴基斯坦社会的稳定,禁枪将会成为必然的措施。有了这样的风声,达拉村的生意也就不好做了,原来的“跳楼价”随之涨成了“跳水价”。此外,巴基斯坦屡发袭击军警和校园的恐怖事件,也让政府和社会舆论的注意力再一次转向了这个“造枪村”。虽然舆论的批评可能是正确的,他们的武器也确实可能通过多种渠道流入了恐怖分子手中,但当枪击案发生,白沙瓦的教师们需要保卫自己和学生安全的时候,同样要去购买这些枪匠制造的廉价仿制手枪。

16/17 两千多年前“非我也、兵也”的寓言告诉我们:“造枪村”只是一个时代的写照,出于谋生和糊口制造武器的工匠并不是罪恶的。当地的人民同样痛恨恐怖主义,他们曾在动荡年代拿起武器保卫家园,一定不希望这些武器成为杀害同胞的工具。白沙瓦是枪击事件的高发区,他们自己同样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相信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当巴基斯坦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丝绸之路上的“造枪村”也必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17/17 每天没时间看完整版《出鞘》?《出鞘》的选题不是你关心的?没问题!即日起我们推出《出鞘》番外篇之夜问答全,告诉你最想知道的军事小秘密,任何问题欢迎来战!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博微信并留言,我们会用最短的文字,每周五告诉你最想知道的内容,欢迎留言提问哦! 《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阅读往期《出鞘》请查看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历史消息,搜索《出鞘》文章请回复关键词查询,如查看本期《出鞘》,回复 白沙瓦,查看上期《出鞘》,回复 夜问答全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