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温暖十七城董乃军:丈量90多万公里山路送信

1/19  董乃军,1966年2月出生,滨州市邹平县邮政局西董支局投递员。

2/19  董乃军从17岁开始在西董街道的山区里做投递工作,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期间累计安全投递报纸、信件超过50余万件,无一差错,在累计近90万公里的邮路上风雨无阻。

3/19 他常年如一日的执着换来上万群众的赞赏和信赖。董乃军和他的邮袋,已成为这片大山里最靓丽的一抹绿色。

4/19 从当上邮递员那天起,董乃军就把工作当成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董乃军是走路送信,每天挨家挨户把一封封家书送到收信人手里。

5/19 虽然那时候书信不多,但一天的山路走下来并不轻快。后来改为骑自行车,十几年的时间里,他每天都带着百余斤重的邮包,翻越十几座山头为村民投递。

6/19 长长的颠簸山路使他骑坏了十几辆自行车。 自2002年开始,他告别了蹬自行车送信的历史,自费骑上了摩托车。十几年下来,他又骑坏了三辆摩托车。

7/19 由于山村人烟稀少,道路崎岖不平,为了防止摩托车坏在路上无处维修,董乃军还专门自制了一个工具箱,自学了修车、补胎技术,以免因为摩托车故障而耽误了工作。

8/19 董乃军负责投递的线路包括八柱台、大马峪、小马峪、东裕、西峪等24个山村的200多个投递点,山村内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在外面打工,留下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孩子,出入的不便使得帮老乡交电话费、存钱、买日用品等竟成了董乃军的“重点业务”。

9/19 董乃军用心,凡事办得妥帖,多少年来他的认真、诚实出了名。捎个口信、带个东西这样的杂事儿,老乡们都找他,董乃军从来都是满口答应。面对老少爷们儿的夸赞,董乃军打心眼儿里感到自豪与光荣。

10/19 30多年来,董乃军像时钟一样,每天准时行进在那条熟悉的邮路上。遇到陡峭难行的路段,他要推着摩托车慢慢走,爬到山头已是满头大汗;车出故障了,他要自己修好再走剩下的路,除了发动机坏了,已没有能难倒他的故障。

11/19 大雨倾盆时,雨衣总是首先用来保护邮件,哪怕身体已全部湿透;山涧边、树荫下、大道旁,都曾是他歇脚的地方,几乎每条通往村里的羊肠小道他都了然于胸。虽然不乏枯燥,但他并没有觉得多苦多累。每天能按时、安全地把邮件送到用户手里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12/19 早上八点,开完晨会之后的董乃军开始合今天要送达的报纸,每村每户要送达什么报纸董乃军都一一作了标识,“做上记号,到了订报纸的人家,抽出来给他们就可以了,节省时间。”董乃军说。

13/19 每到要送报纸家门口,董乃军很熟练地将这户订阅的报纸抽出来,小跑着将报纸送过去,每次他都要将报纸或者信件亲手送到每个人的手中,遇到有人不在家,他才会顺着门缝塞进去。

14/19 由于村庄分散山路不通,每送完一个偏远山村的信件,董乃军都要原路返回才能赶往下一个村庄。

15/19 送信多年,董乃军成了村里人的一个“念想”,刚到东峪村村头,70多岁的高女士就赶紧迎了上去,“我儿子经常从外地给我寄东西和钱,以前还给我寄信,每次都是他送到我手里。”

16/19 董乃军说,他的邮路全程称横着的“8”字型,邮局正好在中间点的位置,所以每天他还有机会回家吃午饭,到了下午2点他又开始了一下午的奔波。

17/19 为了防止邮递员投递不到位,当地邮政部门专门为偏远乡村邮递员印制了“农村投递排单”,董乃军所在的这条70余公里的邮路上一共设置了4个带有不同编号的邮戳,送完一天的邮件后,排单上必须盖满4个邮戳。30年来,董乃军从未落下一个,不管再苦再累,都要坚持送完整条邮路。

18/19 30年来,从偶然接触邮递员开始,到如今一干30年。

19/19 董乃军憨厚地表示,“在这条邮路上走了30年,邮路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我也舍不得离不开这条邮路,既然山上的村民们需要我,我就会一直走下去。”(图文整理自齐鲁晚报 滨州日报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