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他痴迷星空摄影 每年只出一张照片

1/16 我叫田时瑀,今年28岁。2011年我的女儿即将出生,为了记录她的成长我买了第一台单反相机。四年前,我在和影友旅行外拍中接触到了星空,开始尝试银河、星轨等照片,从此入了星空摄影的“坑”。摄影:白石

2/16 起初,我花了1850元购买了星野赤道仪。用这台赤道仪加上尼康85 1.4镜头,我拍到了第一张M42猎户座大星云。当时虽然画质很渣,但从那一刻起就激发了我探索星空的好奇心。奇妙,是我最大的动力。

3/16 为了拍摄星空,我和朋友们每次都要跑到离市区七八十公里以外没有光害的区域。今年2月,我们计划再次拍摄M42猎户座大星云。经过了近7个小时的努力,凌晨1点才拍到了一张比较满意的照片。

4/16 因为地球在自转,所以想要准确地拍摄深空天体,拍摄前必须通过电子极轴镜对极轴。冬季户外零下30度,几分钟我的手就被冻僵了。在低温情况下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供电,每次外拍我们都要带一块专业的蓄电池。

5/16 为了等到一张照片,我们经常一拍就是10个小时,每次收摊都几乎是凌晨3点左右。

6/16 拍摄星空到现在,我前后买设备的钱已经花了15万。回想刚接触星空摄影时,我一口气买了很多专业设备。器材刚到手那一天,我激动地一夜未眠。但压力也随之而来,花了这么多钱买的设备却因没有专业基础,连说明书都看不懂。

7/16 当时,由于长春本地拍摄星空的人并不多,我只能在网上学习交流,或者去图书馆查阅天文知识的相关书籍。

8/16 但是光看理论知识仍然不行,深空摄影不实际操作就不会发现问题。拍摄对天气的要求也很苛刻,无云无月,老婆准假我才能出摊。拍摄失败是常事,但每次都能发现不同的问题,这也算是进步了。

9/16 为了拍到星云的更多细节,我自己动手进行了改造。把原有单反相机CMOS前端的红外截止滤镜拆掉,换成了天文的BCF滤镜,同时刷机了相机的固件。改造后的相机可以更好地拍摄深空天体,但是也有弊端:白天无法正常使用,拍出的东西都是偏红色的。

10/16 经验告诉我,星空摄影最难的是前期对器材的掌控,但是后期的技术也非常重要。深空天体距离我们几百几千光年乃至更多,拍出来特别暗淡,必须增加曝光时间才能突出主体。我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对照片进行叠加曝光、降噪等一系列处理。

11/16 这是我拍摄的猎户座大星云,它距离地球1500光年,形状犹如一只展开双翅的大鸟。我从2014年1月就开始拍摄猎户座大星云,三年持续拍摄,每年只出一张照片,每次都能拍出更多的细节,直至2016年才拍出一张比较满意的照片。

12/16 每次的成片都需要几十张甚至几百张的照片叠加。这是我拍摄的玫瑰星云,它距离地球约5200光年,直径大约为130光年,星云的质量估计约有10000倍太阳质量。

13/16 痴迷星空摄影几年,我的女儿也已经五岁了。家人都非常支持我,妻子和女儿经常和我一起去户外看星星。我把“追星”当做是一种爱好和追求,虽然要历尽千辛万苦,但当我拍摄到距地球几千光年以外的星系照片时,那种喜悦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

14/16 女儿现在非常喜欢画夜晚的天空,可能是受到了我的影响,她可以随口说出一些知名行星、恒星或者星座的名字。

15/16 现在有很多人拍摄星空单纯地追求器材的高大上,但我觉得一定要用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己。哪怕你只有一个简单的双筒望远镜,到没有光害的地方去欣赏星空也足以令人着迷。追求永无止境,我希望能一直“追星”到老。

16/16 谢谢观看我们的故事!欢迎您“点赞”或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