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即将消失的葬礼

1/18 我的家乡在陕西关中农村,落土为安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农村殡葬改革的深入,土葬正在被火葬所取代,传统的葬礼仪式也在慢慢消失。十年来,我拿着相机,希望将这些古老而隆重的场景留在历史的底片上。摄影:赵钊

2/18 在我的脑海里,最早关于农村土葬的记忆,要追溯到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人们突然聚集在一起,合力在一户村民家外支起木头架子,盖上篷布,吊起灯饰。没过多久,我就听到村口有女人悲戚的哭泣,后来人越来越多,一顶绘着八仙过海图案的轿子也停在了村口……

3/18 在我最早关于农村土葬的记忆中,最深的印象就是神秘、庄严。后来爷爷去世时,我才明白了葬礼中蕴含的亲情和农民对土地的情感。这是村里一位老人去世后,老人的儿子进到墓道中,将里面清扫干净,寓意给百年后的老人一个干净的长眠之地。

4/18 多年后,我成为了一名纪实摄影师,农村土葬改革的触角,已经从城市慢慢向更偏远的乡村延伸。我慢慢意识到,也许十年、二十年后,那些我小时候见到过无数次的场景,我们的下一代人只能在照片里看到,或者从老人的口中听说,于是我开始了系统地拍摄和记录。

5/18 头戴疙瘩帽、披麻戴孝、高亢的唢呐、深沉的洋号,这些元素构成了关中农村葬礼的景观。这是在老人下葬的前一天,儿孙们带着祭品和花圈去祖坟祭奠。这些隆重的礼仪一方面是为了缅怀逝者,更重要的是教育子孙后代行孝。孝悌文化、家族凝聚力在仪式中传承、发扬、巩固。

6/18 陕西人爱听秦腔,老人去世后,子女一般会给老人点戏。有的大户人家在老人过世后,会请剧团来唱三天大戏,说是给过世的老人点,其实也是点给乡亲们,感谢乡亲们在老人活着时的照应。

7/18 葬礼头一天的晚上是“正事”,老人的大女儿会带着拂尘,清扫老人生前居住的地方,既是为老人拂去尘埃,也有为后人祈福。

8/18 过“正事”的当晚,亲朋好友都会在这天夜里来祭奠。在迎献饭仪式上,晚辈们把用面做的花馍或是水果、零食等用头顶着给老人送去,一步三叩拜,感谢老人养育恩情。

9/18 天还没亮,去世老人的遗体从家中离开前,总管会高喊“起灵”,随后孝子在门前摔碎土盆起身。“父母在,子女的肩头掮着土盆,就是‘孝’字;父母亲不在了,再也不能尽孝了,‘孝’字就没有了土。所以摔掉土盆,从此以后就成了不孝子!”常在乡间经管白事的老李告诉我。

10/18 老人棺木上刻的图案,龙代表男性,凤代表女性。村里许多老人在生前就已经置办好了棺木,他们看待自己棺木的态度也坦然从容,就好像等待入住的新家一样。而许多子女也愿意在老人身体硬朗时为老人选棺木,据说这样老人可以长寿。

11/18 寂静的清晨,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抬着八抬大轿,走出村子,走向田野。“葬礼是对老人一生褒奖的最高仪式。”在村民眼里,一定要用八抬大轿送老人出村,抬轿的人越多,礼仪越隆重,也象征着老人身份越尊贵。

12/18 下葬的时候,需要全村的男人一起抬棺。村民们有句口头禅“白事家家门口过”,意思是谁家也免不了会有老人过世那一天,村里也有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村民“报丧”,每家每户都要回来一个人抬灵送葬。

13/18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大多是老弱妇孺,抬灵送葬渐渐地以中老年人为主。

14/18 棺材送进墓道内,打墓的匠人背靠棺材,用脚蹬墓道将棺木送入墓室。关中农村经济条件略好点的人家,墓葬结构都是砖垬墓。这种墓葬无法用大型机械在地下作业,只能靠打墓的匠人在狭小空间内挥动小锄头,再将土一小袋一小袋装运出去。

15/18 如今,做打墓的匠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大都离开了,能找到的匠人年龄都比较大。打墓的工作非常辛苦,因为老人去世后,遗体在家中最多停留一周,短的只有一两天,这就要求匠人得尽快完工。所以一连好几天,匠人吃喝都不离开墓穴。

16/18 棺材下葬后,村民们一起回填,天还没亮,一座坟头已经填起。吹唢呐的乐人在燃烧的花圈旁,吹奏起苍凉的曲子。

17/18 按照村里的传统,老人去世后子孙需要守孝三年。三周年时,还需举办仪式——立碑。立碑仪式往往很隆重,这个仪式象征着老人过世后子孙们的财力、运势。只有立了碑,儿孙守孝才算结束,可以“脱服撂孝”不用再穿白衣服了,葬礼才算真正完成。

18/18 雪地中,一座坟墓默默静立着。也许,土葬这一古老的民俗被简化乃至消失,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性,但其背后朴素的人伦秩序哲学,以及代代相传的孝悌文化也将随之慢慢瓦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