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像志之五:藏着的关中

1/18 胡武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影像革命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几十年来致力于记录关中社会生活的演变。他视自己的照片为历史性告别的生活画面,从中我们也能看到关中改革开放的痕迹。这是1981年,穿喇叭裤、自带双卡收录机的西安青年在公共场所跳迪斯科,引来人们围观。那时大批回城的知青没有工作,恰好社会上流行单卡、双卡录音机,很多青年开始追求时髦,在大街上放着邓丽君,跳迪斯科。摄影|胡武功

2/18 1979年,西安大众日夜小吃部,从延安来的一家三口来吃饭。这是一家国营小吃部,位于西安最繁华的钟楼案板街附近,24小时营业,在当时非常超前,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至少那些夜里搭火车到达西安的人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店里提供面条和馒头,一碗素面8分钱,二两粮票;一碗荤面1角5分,二两粮票;一个馒头,5分钱,2两粮票。这一年,中国遍地都是国营饭馆。个体饭馆还得等到1980年才出现。北京第一家个体饭馆成立于1980年9月30日,名叫悦宾饭馆。当时还处于统购统销的年代,开饭馆所需的粮油都需要凭票购买。这没有难倒悦宾饭馆的创办者,由于政府想树立一个典型,连北京市东城区工商局都帮助疏通关系 ,最终解决了粮油问题。随后,个体饭馆如雨后春笋,在中国大地蔓延开来。摄影|胡武功

3/18 1982年,西安解放路饺子馆,顾客坐在凳子上排队等待,墙上贴着标语:学雷锋、当雷锋,顾客进店当亲迎。这是一家国营先进饭店,服务态度比一般的国营店要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物资短缺,形成卖方市场,国营饭店服务人员的态度普遍差劲;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六七十年代高级干部凭票才能进入的西安东亚饭店、五一饭店等大饭店,到了八十年代普通人也能进去消费了,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摄影|胡武功

4/18 1985年,陕西凤翔县,乡民在街头排队买醋。计划经济年代,中国人生活在“票证年代”,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切都凭票购买。由于物资紧缺,买什么都要排队,吃的醋、用的煤、穿的衣服……几乎没有不用排队的,而且人们总担心“排到我就没了”,总是有一种危机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物质丰富起来,市场放开,“票证”走进历史,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方便。摄影|胡武功

5/18 1993年,陕西关中排队打醋的市民。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及其下属的门市部是农村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渠道。 全国各地供销社的墙面上,都经常挂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统领了农村商品、物资的流通,在沟通城乡商业流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各类小卖部涌现,供销社的辉煌时代终结。摄影|胡武功

6/18 1984年,陕西西安野外度假村的咖啡厅。当大多数西安人就着一两毛钱一杯的冰峰饮料吃羊肉泡馍时,早有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喝起了咖啡。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再一次经历了西风东渐。那年月,城市里的大学校园可能是咖啡厅最多的地方,文学青年们坐在那里一边喝着苦涩的咖啡,一边谈论着文学。此种新式生活方式很快得到了更广泛地传播和认可。这家野外咖啡厅由当地政府开发,供来此旅游的城里人消费。虽然简陋,却代表了新的生活方式。摄影|胡武功

7/18 1985年,在农村集市交易的村民。这种场景曾一度在中国部分农村消失。1974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发通知:“一切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一律不许自行到农村和集市采购国家统购派购的农副产品”,“一切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所有属于国家统购派购的产品,需要出售时,应一律向当地商业收购部门交售”,于是出现了官方指定时间、地点,由代表国家的商业部门与生产队集体和农民个体按国家定价交换商品的特殊事物——“社会主义大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逐步恢复和开放了农村集市贸易和城市市场,农民的生活逐渐回归正常。摄影|胡武功

8/18 1984年,当时中国流行的解放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年轻人都会想方设法搞到一顶解放帽,最好还要配个红五角星,好像一生中有一顶军帽就非常了不起了。一时之间,解放帽遍布全国大街小巷。有不少男孩子都曾为解放帽哭过鼻子,也有城里的小青年在街上抢别人的帽子。摄影|胡武功

9/18 1993年,陕西陇县,街头一男子和老汉围看一位烫头发的妇女。一个普通农村女人烫头发,都能引起男人异样的眼光。这位妇女在当时是非常勇敢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历了一个“全民烫头”的年代。在乡村,为了赶时髦,很多理发店用 “火剪”给人们烫发。“鸡窝头”、“菜花头”“钢丝头”……各种发型层出不穷。摄影|胡武功

10/18 1996年,陕西西安服装商场内的模特表演。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服饰改变了,女人可以化妆、烫头,男人系起了领带,商场引来了模特,市场活跃起来。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全国各地都在追赶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时尚节奏。即便是一座普通商场里临时搭建的简陋T台,也能满足人们对时尚的好奇。摄影|胡武功

11/18 1996年,西安街头的模特。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在穿着上的变化已是天翻地覆。八十年代初喇叭裤刚刚在北京流行,被很多人视为惊世骇俗的“奇装异服”。1980年的《北京日报》曾发表一封题为《不能眼看这些青年堕落下去》的读者来信。信中写道:“有十几个男女青年,在伴着音乐跳摇摆舞。他(她)们每人一副‘麦克式’眼镜,女的穿着奇怪的上衣和喇叭裤,男的除喇叭裤以外,头戴红、绿色形状像烧饼一样的小帽,蓄着长发,留着小胡子,他们尽情模仿西方的那一套,一边唱着下流的歌曲,一边把屁股扭来扭去,脚摆来摆去,跳一种莫名其妙的舞,令人作呕!”尽管有些老人感到不适,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年轻人的时尚意识已经觉醒。

12/18 1997年,西安,穿松糕鞋的女青年。上世纪90年代,松糕鞋一度风靡全国。松糕鞋鞋底厚,底部酷似松软厚实的松糕,故被称为“松糕鞋”。由于其既有高度,又很舒适,因此颇受时尚女士的欢迎。摄影|胡武功

13/18 1990年,陕西宝鸡,塑料棚内小人书摊旁安坐的老人和看书的少年。小人书又叫连环画,在七八十年代陪伴了一大批中国少年的成长。那时,没有电脑手机,电视也远未到普及的程度,很多孩子的课余时间都在看连环画中度过。据统计,1980年前后,全国每年连环画的销售量都在亿册以上,最多的1982年销售近8亿册。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连环画市场开始滑坡,逐渐被人遗忘。摄影|胡武功

14/18 1985年,陕西西安纺织城家属区,看公共电视的居民。电视机直到1980年11月才被允许“敞开供应”,但在八十年代仍属于奢侈品,有钱的人家才买得起。在城里,一个大院的邻居共看一台电视一点儿都不稀奇。而在农村,买得起电视机的大都是“万元户”,甚至全村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有的小学生放下书包就跑到有电视的人家看动画片,连作业都顾不上写。八十年代,《楚留香新传》《射雕英雄传》《济公》等电视剧成为那时人们心中的经典,《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也陆续搬上荧屏,经久不衰。从黑白到彩色,从小屏到大屏,电视机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摄影|胡武功

15/18 1986年,陕西,群众抢购《野山》的电影票,很多人为买票大家,甚至把电影院铁栏杆都掰断了。《野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彩色故事片,根据贾平凹小说《鸡窝洼人家》改编,讲述改革开放对闭塞的陕南小山村冲击的故事,获得第六届金鸡奖最佳故事奖。“文革”期间,中国电影事业几乎凋零,改革开放后重新起步。然而,起步维艰,真正的复苏需要时间。1984年,由张军钊导演,张艺谋、肖风任摄影,何群任美工师的《一个和八个》公映,该影片被认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该片在1983年审片阶段,正碰上当时文艺界大批“人性论”,被当成“精神污染”的活靶子来重点批判。影片修改了107处,11个月后终获通过。此后,《黄土地》《盗马贼》《红高粱》先后上映,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中国第五代导演集体登场。他们的电影,告别了1949年后中国电影革命的、战斗的、集体的形象,开始展示人性的复杂和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从此,中国电影屡获大奖,获得国际电影界认可。摄影|胡武功

16/18 1989年,陕西澄城县,买奖券中奖后抬着奖品的农民,他们身边是仍然在排队买奖券的人们。民国年间,中国曾发行各式各样的“彩票”,“彩票”也被认为是“旧社会”的代名词。直到198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开始发行社会福利彩票。1987年7月27日,新中国第一张福利彩票在河北石家庄第一工人文化宫售出,揭开了中国福利彩票发行销售的第一页。此后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城乡掀起了一股“彩票”“奖券”热,人们都想着一夜致富,买奖券的人非常多,从城里到乡下,到处可见人山人海“摸奖”的场景。摄影|胡武功

17/18 1996年,西安街头以实物兑奖的彩票发售点。那时的彩票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奖券”,2块钱一张,奖品都是实物,非常丰富,包括洗衣机、汽车甚至两室一厅的房子。人们都想着一夜致富,买奖券的人非常多,经常可见人山人海的场面。摄影|胡武功

18/18 1998年,黄土高坡上的百姓生活。陕西合阳县一个村里的人坐着拖拉机去赶集。那时候,普通农村人家买不起拖拉机,更谈不上小汽车,人们最喜欢的交通工具是二八加重自行车,可以多带东西,方便生活。“小康”是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邓小平解释“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他提出了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二步即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摄影|胡武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