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缅北难民:没有男人的家

1/26 几十年来,克钦独立军等地方武装与缅甸政府军之间冲突不断。男人们都在前线打仗,老人、女人、孩子则随着难民流,在四处飘泊中躲避战乱。图为亚宽,41岁,3年前,从缅甸内地逃难到缅北姐洋难民营,她有5个孩子,大儿子和丈夫都在前线打仗。摄影:Stam Lee

2/26 中缅边境线上,散落着100多个难民营。这一个个窝棚,就是一个个没有男人的家。俗称“果敢王”的前缅甸掸邦第一特区主席彭家声,近来再次出山,重新集结果敢同盟军,联合克钦军和多方地方武装兵分多路,欲重新夺回果敢老街。战事全面升级,大量缅甸难民逃往中国边境避难。

3/26 杨多花,43岁,丈夫不久前又被召回军队中,她拖着6个孩子躲在难民营中艰难度日。

4/26 吴我,37岁,丈夫在战场上受伤后捡回一条命,为了养家外出打工去了,她一人带着4个孩子生活在难民营中。

5/26 康多波,30岁,丈夫随军队驻守在外地,已经有大半年没回家了,丈夫每月寄回来的那点钱,根本不够养家,她自己经常会外出找些零活干。

6/26 陈花儿,35岁,丈夫在战斗中受伤,回家休养的时间里又外出打工去了,她有3个孩子,13岁的大儿子前几天上山捡柴活时,摔伤了脸,他不愿意面对镜头。

7/26 汤兰,42岁,丈夫随军队转战各地,近日,传来消息说,丈夫被一颗子弹穿膛而过,现在还在抢救中,生死未卜。她带着2个孩子生活在难民营中,儿子已经15岁,读书成绩很好,在克钦,如果一直在上学的话,可以暂时不用去当兵。

8/26 汤波央,45岁,丈夫曾在军队中当兵6年,现外出打工,三个女儿都已经出嫁,她与母亲还有隔壁家阿婆相伴度日。

9/26 排木、排森、金花兄妹3人,分别12岁、10岁、6岁,父亲在前线打仗,母亲为了养家会外出打短工挣钱,没大人在家时,12岁的排木就照顾弟妹生活。

10/26 金央,55岁,儿子随军队驻守外地深山,儿媳外出打工挣钱,自己带着两个孙子留守在难民营中。

11/26 莫多儿,51岁,他有3个孩子,1个儿子在当兵,丈夫和家中的其他人都外出打工了,她独自带着2岁的孙子。

12/26 陈家琪,41岁,丈夫在外当兵,她有4个孩子,3个大的都在外面读书,平时不回家,只有最小的女儿在身边。

13/26 乌我,28岁,丈夫已经在外当兵10年,她有2个孩子,大儿子在外读书。才1岁的小儿子还没见过父亲。

14/26 波琪,21岁,丈夫是个军人,在家待了三个月,上周又走了。

15/26 乌央托,14岁,父亲在前线打仗,母亲经常要外出打短工。她在难民营里带着3岁的弟弟生活。

16/26 莫汤央,44岁,当兵的丈夫已经被调去很远的地方驻防。她一人带着4个孩子。

17/26 多康,49岁,最小的女儿在当兵,她一人带着两个孙子生活。

18/26 周老强,5年前,带着两个儿子从果敢逃难到拉咱,为了生计,周老强长期要在外干活。于是,两个儿子就和同学结伴在难民营的路口卖菜为生。

19/26 李波多,39岁,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当兵,只有小女儿和她一起生活在难民营中。

20/26 周民芒,25岁,结婚不到一年,丈夫就去了前线。

21/26 多康,43岁,两个儿子,一个在别的难民营当教师,一个在外当兵,只有小女儿和她生活在一起,她最担心,战事一紧,粮食供应就会紧张。

22/26 金芒,41岁,大儿子在当兵,丈夫带着小儿子外出打工去了,她和母亲相依为命。

23/26 金央,43岁,她们家本来在缅甸生活得很好,房子还是前年才建起来的两层楼,一打仗,把一家全打散了,分开住在不同的难民营里,她已经有一年没见到儿子了。

24/26 陈花木,77岁,丈夫很多年前就已经战死。儿女都不在身边,她和邻居挤在一个窝棚里,靠救济粮过日子。

25/26 多才,9岁,父母亲两年前带着她来到难民营,之后她们外出后就失去了联系。从学校回来,她就穿梭于窝棚之间,吃着百家饭生活着。缅甸北部,与中国云南接壤,生活在这里的克钦人与中国景颇族同根同源,他们一部分人也有“过年”习俗。但显然,这个“年”,他们很难过。

26/26 谢谢观看本期《天下》!欢迎您点赞与评论。如有悄悄话,请私信<a href="http://e.weibo.com/kanjian2012" target="_blank">@看见</a>微博。

相关推荐